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三十六章韓潑五的迷惘

    趙桓說趙構對力量一無所知,絕不是一句虛言。

    神武右軍主力抵達以後,就對南京徹底形成了壓倒之勢。王師對南京形成了重重包圍,將城池圍得水洩不通。

    南京四壁有十座城門,其中東壁、西壁是各三座,比南壁、北壁多一座水門。

    但水門如今早已被封閉,一同被阻斷的還有汴河水運。

    南京城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城,    漕運根本運不進糧食去。

    而這座城內卻有著十餘萬百姓,十餘萬叛軍,合計近三十萬人。

    不用王師進攻,僅糧耗就能迅速拖垮叛軍。

    東京皇家內庫儲存了天下泰半的財富,供應內城一個多月就幾乎消耗一空,朝廷不惜一切代價,    將首席名將安排到了淮南,    就為了迅速打通漕運。

    南京可沒有東京的優渥,能支撐的時間更加有限。

    困守孤城是死路一條,    南京的軍隊必須果斷出擊,哪怕至少打開某一處城門的缺口,取得對南方的聯繫。

    其一能夠獲得糧草補給,其二能聯絡南方的義軍,一同反抗暴君趙桓。

    南京城有十幾萬軍隊,可以重兵攻擊某一座城門。而神武右軍卻只有萬餘人,既要攻城,又要分兵把守每一座城門。每座城門前的兵力不會太多,甚至不會超過千人。

    當然了,考慮到王貴帶著千餘人,把南京禁軍五萬人打的潰不成軍。

    趙構還是非常嚴肅的對待這次出戰,嚴選精銳,用以猛將。以精兵強將,主動進攻,佔據戰場主動權,這一戰勝率極大。

    圍城兩天後,    趙構終於在一眾士大夫們的輔佐下,    成功選出了出戰人選。

    出戰精兵只有六千餘人,死士五百人。這規模並不龐大,與南京十幾萬步騎的總規模相比,略等於九牛一毛。

    但這支軍隊,幾乎堪稱叛軍的脊樑。就是他們在支撐著叛軍虛浮的架構,這些敢戰精兵覆滅,剩下十幾萬人都是待宰羔羊。區區幾百鐵騎,就能打的他們土崩瓦解。

    兵貴在精而不在多,若這支部隊能奮命死戰,六千餘人的規模便綽綽有餘,他們是朝廷守軍的五倍有餘,足以擊潰敵軍,打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