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50章 東京城響徹的戰鼓聲

    事實亦如百姓所想,當第一通鼓聲激昂響起,宋軍執旗士卒後方的第二隊士卒便向前,隨著鼓聲指揮統一攢箭駐射。一通鼓便是一陣齊射,連放三箭。然後退回,三隊上前,復發三箭。鼓聲結束,四隊迎回前隊。以次輪迴,張而復入。

    戰鼓連綿,弩不絕聲。

    這是大宋朝歷代兵法之大成,是文明技術之結晶。

    宋軍駐足山立,不動於陣前,叢射之中,則無不斃踣。

    這套戰術若是將禁軍將士手中神臂弓換成火槍,《武經總要》甚至直接能為東方軍隊,提供一套排隊槍斃戰術的陸軍操典。

    這箭陣本是為應對胡虜勇騎的,騎雖勁,不能騁,是以戎人畏之。當年在殺熊嶺,种師中就是靠這強大的箭陣,打退了金軍鐵騎的一次次衝擊。

    如今這套戰術用在了巷戰步兵身上,正在列陣而進的契丹步兵頓時遭遇重創。

    哪怕契丹士兵正面舉盾,也擋不住連綿的箭雨,盾牌被射碎,鎧甲被洞穿,大量契丹士卒倒在血泊當中。

    三通鼓過後,膽戰心驚的契丹士卒再不願保持隊列送死,有人絕望的舉刀怒吼著衝向宋軍箭陣。

    這些士卒最為悽慘,衝在最前面的那名士卒尤為慘烈,神臂弓的第一箭便命中他左側大腿,強勁的弩箭甚至能夠洞穿重鎧,洞穿他的腿骨更完全不在話下。

    在弩箭命中的瞬間,這名士卒左腿便斷折,向前衝刺的姿勢變成了撲倒,可人還在半空。三支弩箭便洞穿他的胸膛,箭桿帶出大量血肉,通體血紅。

    身遭如此創傷,他已絕無生還可能,可他意識還殘留,未能完全死去,依舊能感受到身體的劇痛。下一刻十幾支箭矢密集而至,插遍他的全身。眼眶、咽喉、腎臟、小腹甚至膝蓋上都有晃動的箭桿。

    這一瞬間,他究竟經歷了多少痛苦,已經無人能夠知曉。因為他和身後所有勇敢衝鋒的契丹人,都被射成了刺蝟。

    最勇敢善戰的五十多人戰死沙場,剩下的百餘人都倉惶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