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27章 皇帝熾烈的權威

    “情同休慼,當此時,正當豪傑奮發,上報君父,下保室家。”

    “諸將士,天子桴鼓親操,為我等激勵軍心。而我等何敢負天下之望?隨我陷陣殺敵,驅逐胡虜!”

    已經被逼到絕路的禁軍,再無法後退,決絕的大吼道:“殺!”

    “殺!”

    “殺!”

    近千人高舉著刀槍斧棒衝向了河岸,沉重密集的腳步踏過保康門橋,上百名禁軍直衝對岸金軍軍陣。

    宋軍《武經總要》是宋軍極為完備的陸軍操典。關於步兵列陣,不但有每行每列的詳細文字規定。甚至直接作圖,畫出了步兵每個陣型中士兵的位置。以圖文形式編寫好了步兵習四變圖。

    出城禁軍的部署都是按圖索驥。除了直接衝擊對岸的一隊人,其他人紛紛在河岸站定。

    統率百人的都頭紛紛大喊道:“列六花陣!”

    所謂六花陣並不是大唐軍神李靖開創的那個赫赫有名軍陣,而是《武經總要》中步兵習四變圖中第三陣,軍中呼為六花陣。

    這是最能發揮宋軍箭陣威力的一個陣法。凡一人列陣,廣縱各兩步,人間容人,能夠令士卒出入來往。所以近千士卒排開陣型,佔地面積非常廣闊。入眼所見,蔡河北岸盡是一片硃紅色大軍。

    在軍陣的最前排,是間距更為廣闊的十名弓手。弓箭手身後,是十名與弓手交錯而立的旗手。

    在後面兩排是整齊的弩手,每排二十人。最後兩排則復為每排二十名弓手。

    六花陣的排列十分嚴整,士卒只要根據手中弓弩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宋朝君臣總結:“蓋虜之所長者鐵騎,官軍之所不敵;中國之所長者勁弩,虜兵之所甚畏也”。

    在東京城內,金軍鐵騎無法馳騁。而宋軍也無法望風奔潰,足以堂堂正正的展開陣勢。

    宋軍霎時間箭如飛蝗,繁如雨注,箭陣遮天,流矢庇地。

    金軍還未從混亂中恢復過來,又遭受箭雨打擊,死傷愈發慘重。僅陣亡在蔡河前的軍隊就多達上千人。

    不要覺得弓箭不能破甲。冷兵器發展了數千年,有無數血淚教訓,這些軍事專家與軍中將校會不明白弓箭破甲的意義?

    中原弓箭使用歷史高達兩萬八千年,僅箭矢種類便大抵與漢字數量相當。而破甲箭,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大類。

    尤其宋代,披甲率大幅提高,弓弩破甲就成了首要之務。

    宋代兵書《翠微先生北征錄》明確強調:“矢不破堅,與無矢同;矢不破甲,反資敵用。”

    這個時代的破甲箭“箭簇至六、七寸,形如鑿,入輒不可出。”

    宋代一尺31.68釐米,六七寸也就意味著僅是箭頭就長達二十多釐米,比直尺都長。

    而且破甲箭一般都是錐型,三稜破甲錐是比較常見的破甲箭。二十多釐米的破甲錐,幾乎堪比後世三稜軍刺,射穿鎧甲當然不在話下。

    不僅是東方鎧甲防不住,西方鎧甲同樣防不住。關於弓箭破甲,西方的記錄是“蒙古重箭破甲”,東方記載則是:“重箭中者立斃”。

    所以當宋軍箭雨覆蓋金軍陣地,金軍立即遭受重創。尤其箭雨中還有神臂弓(名為弓,實際上是弩)射出的弩箭,這種宋軍第一利器,曾經讓金國四太子金兀朮吃盡了苦頭,發出:“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懼”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