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18章 流芳千古的皇后

    只要自己頒佈一項政令,就必然有人懷有憂慮勸阻。

    於是趙桓擺了擺手,說道:“行了,聖人無需再勸,就這麼定下了。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祖宗法度,還怎麼放手做事,克服國難?皇宮中也不是沒有禁軍,朕相信皇后及各位妃嬪能懷清履潔,得一以貞。”

    只要絕代傾城的皇后能守住貞節,其他人趙桓連見都沒見過,也不在乎。就算是有牛頭人劇情,趙桓記得後世許多lsp對此也是喜聞樂見,就隨他去吧。反正這些人都是宋欽宗的宮室,自己將來都要遣散出宮。

    相比於歷史上靖康之難中,趙宋妃嬪所受到的姦汙,皇帝頭上的恥辱,眼前這點所謂的清譽折損,流言蜚語,那都不值一提。

    最後,趙桓望著朱璉說道:“當務之急是振奮軍心,守住東京,延續我大宋國祚。這國難危機之時,就不用在乎太多繁文縟節了。讓禁中妃嬪、宮女都到殿中省幫忙盛飯刷碟,裁衣縫鞋。”

    大宋官家此刻身上強勢的氣場,讓朱璉心房砰砰亂跳,俏臉不禁一紅,嬌羞的低下頭不敢直視官家大膽的眼神,回道:“予定統帥宮室眾人,群策群力,同官家共濟國難。”

    趙桓是個鋼鐵直男,沒有發現皇后的女兒嬌羞,毫無情趣,全無停頓的繼續談論起其他正事,說道:“朕即將去明堂與宰相們議事,朕知道禁中庫藏還有四百萬匹絹帛,聖人稍後可組織尚衣局、宮人、內侍、宦官等為禁軍縫製冬衣。亦可分發給百姓,讓百姓積極參與縫衣。無需吝嗇財富,只要百姓能縫製出一套冬裝,每戶發三五匹,甚至十匹絹帛亦無妨。”

    四百萬匹絹帛,大宋多年積攢的財富,在國家窮途末路時,是時機爆發其價值了。哪怕每戶給十匹絹,出一套冬裝,也能迅速縫製出四十萬套冬裝。

    有這麼多冬裝,趙桓不信禁軍還會受困於嚴寒。怎麼看,這也比將絹帛白白送給金軍卑微求和要更有價值。

    聽聞官家一本正經的話語,朱璉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笑容,寬慰道:“官家寬心去會見宰相們吧,予會竭盡全力操辦禁軍衣食。”

    “那朕先去明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