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743章 吳趙兩國聯姻

伯、仲、叔、季是這個時代的人用於兄弟排行的次序。

如孔子排行第二,因此稱“仲尼”;孫權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因此字為“仲謀”。

如果兄弟姐妹不止四個,那麼從第三個到倒數第二個,很可能都稱“叔”。

譬如周文王有十九個兒子,周公排行第四,也稱為“叔旦”。

當然,家中排行的老大,可稱“伯”或“孟”,如慶忌的妃子孟嬴。

所以趙鞅口中的“趙季嬴”,應該是他的第四個女兒。

這不是最關鍵的,因為慶忌意識到,這個趙季嬴,很有可能,就是歷史上和親代國的摩笄夫人……

“不知趙君打算將女兒許配給寡人的哪一位公子?”

慶忌饒有興致的詢問道。

“吳侯,寡君的女兒趙季嬴若是有福氣,不知道能否成為吳國太子妃?”

“……”

趙鞅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吳國太子妃,未來的吳後?

值得一提的是,慶忌而今的兒女眾多,但,到了真正適合婚嫁年齡的兒子,寥寥無幾。

聽到趙鞅的這一問話,慶忌想了一下,隨即澹澹的笑道:“趙君,關於吳趙兩國聯姻之事,寡人這邊,適齡的公子,弱冠之年者,只有吳鴻、吳熙和吳繁。”

“至於吳恆,年歲堪堪十八九,再有一兩年才可加冠。”

“如此,豈非耽誤佳人乎?”

看起來,慶忌心裡是不願意讓趙鞅的女兒成為吳國的太子妃。

慶忌的兒子眾多,隨便一個較為年長的公子,都可以迎娶趙季嬴,成就吳趙兩國聯姻之事。

哪怕是讓趙季嬴成為太子恆的側妃(良人),慶忌也可以答應。

只是,這太子妃之位,慶忌還需要細細的斟酌一二。

“吳侯說笑了。”

趙鞅陪著笑臉說道:“好酒好菜不怕晚。讓季嬴等上一兩年,便可成為吳國的太子妃,這是她的榮幸,是寡君的榮幸,也是趙國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