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651章 寡人之不德

這也是慶忌所倡導的。

儒家弟子何其之多?

慶忌不知道。

不過,孔丘固然說是“有教無類”,卻也不會什麼樣的弟子都招收。

倘若沒有一定的天賦,還真是難以入得了孔丘的法眼。

尤其是卜商這樣的年齡,除非是天資聰穎,要不然根本沒有資格被孔丘看中,成為他的弟子。

有機會能在十一二歲這種年紀,成為孔丘弟子的,大概就是慶忌的諸公子。

他們的身份尊貴,所以會被特殊對待而已。

按照卜商的說法,他原本是晉國人,因為吳國的各種惠民政策傳到中原列國,所以舉家遷移到吳地定居。

適逢其會之下,卜商這才被孔丘看中,成了他的弟子……

這是一個天生早慧,而且可以發憤圖強的讀書人。

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還經常借別人的書籍來看,這可不正是窮屌絲逆襲嗎?

也是這樣的經歷,讓慶忌忍不住對卜商高看一眼。

“卜商,你說自己七歲便能將《書》中的《虞書》倒背如流,記憶超強,可當真?”

“不敢欺瞞大王。”

“那,寡人便要考考你。”

閒來無事,慶忌也不介意跟卜商說道說道,檢驗一下後者是不是真的有才華,還是在跟自己撒謊。

《虞書》是《尚書》組成部分之一。

相傳是記載夏朝之前的新興王朝——虞朝之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

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

“請大王出題!”

卜商朝著慶忌作揖道,倒是胸有成竹,毫無畏懼。

見狀,慶忌沉吟片刻後,緩聲道:“你把《書》中的堯典背一遍看看。”

“諾!”

卜商昂著頭,朗聲吟誦道: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

“帝曰:‘諮!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