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612章 秦國之霸業

    “嗟乎!”

    嬴寧扼腕嘆息道:“惜我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大霸西戎!”

    “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

    “只是自穆公以後,秦國曆經多年,數位國君而難有尺寸之地,惜哉!”

    這大概是包括嬴寧在內,每一代秦國君主最為遺憾的事情。

    因為,自秦穆公以後,秦國的霸業就已經傾頹,一蹶不振。

    倒不是歷代秦君胸無大志,皆是碌碌無為之輩,而是秦國的基本盤,已經被秦穆公打了下來,實在難以再次開拓進取。

    從版圖上看,秦國的東邊是老牌霸主晉國,南方過去是楚國,西北是義渠、烏氏這樣的戎狄國家。

    不論是晉國也好,楚國也罷,秦人都招惹不起。

    所以秦國唯一的進攻方向,就是義渠、烏氏,只是,哪有那麼容易?

    一百多年前,在現如今秦國的地盤上,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

    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

    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

    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

    秦穆公在與晉國爭霸失利後,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

    為了使國家強盛,秦穆公四處搜求人才,重用他國來的客卿,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

    

    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

    這些謀臣武士,輔左秦穆公,使秦國兵強馬壯……

    只可惜,好景不長。

    當時秦晉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死後,人才更是被用來殉葬毀滅,他的繼承者們也都平平無大作為。

    終春秋之世,秦國再沒有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有過上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