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483章 卿大夫福利

    “大王,若改田邑製為谷祿制,臣以為,可制定如下標準。”

    范蠡不緊不慢的從衣袖中,掏出一道竹簡,大聲念道:“官秩以萬石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

    “後一級即為二千石,再次一級為比二千石。”

    “其下依次為千石、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百石、斗食、左史。”

    “左史最下,月俸八斛。凡俸祿一半發谷,一半發錢,可偶有變動。”

    頓了一下,范蠡又道:“在朝中為官者,太宰、御史大夫、大司馬,此三公皆為萬石,月谷三百五十斛!”

    “廷尉、治粟內史、大行令等九卿,秩中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

    “郡守、郡丞、郡尉,皆真兩千石月俸百五十斛,一歲凡得千八百石。”

    “縣令、縣丞、縣尉,皆秩六百石至千石不等……”

    顯然,這一次慶忌要改革的谷祿制,制定了嚴格的等級劃分。

    不同的官職,享受不同的待遇。

    像是太師季子,就享受三公的待遇,一年能得到一萬石的糧食。

    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吳國的計量單位,一石為一百二十斤,約合現代的六十斤。

    也就是說,普通一個郡守,一年的谷祿收入,二千石就是十二萬斤糧。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很低下,一畝耕地,產出不過兩三石。

    上等的良田,也多半不會超過四石的產糧!

    若是一個九卿之位的大臣,如范蠡、伯噽,一年二千一百六十石。

    就相當於他們在任期間,坐擁上等良田五百四十畝。

    若只是普通的田邑,則是超過一千畝!

    不過,相對於其他諸侯國而言,吳國還是小氣了。

    因為放在晉國,六卿這樣的,都會被賞賜五百頃田賦的俸祿。

    上大夫這一級的大臣,也給一百頃田賦的俸祿。

    一頃就相當於五十畝。

    五百頃,那就是二千五百畝地!

    可以說,吳國的這一千多畝,少了一半。

    不過,吳國的九卿也不能跟晉國的六卿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