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482章 改革田邑制

    “部分官吏則是因為在嶺南之地無法生存。”

    “嶺南六郡之郡守、縣令等官吏,怨聲載道,所抱怨者,是為嶺南之地不適宜耕種,每每有顆粒無收的狀況。”

    “以至於耕地之產出的稻米,尚且不能足夠自己食用。”

    “不少官吏都苦於田邑制,不得不如獵戶一般,進山狩獵或捕魚,以至於為豺狼虎豹所害。”

    “……”

    慶忌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常言道,千里為官只為財。

    這個時代的士子有節操,貪官汙吏少之又少。

    但是,士子們擔任官吏,居然連肚子都填不飽。

    甚至還要自掏腰包,解決果腹之事?

    這如何使得?

    現在的吳國,也不是一個貧弱的國家。

    “二三子可有對策解決嶺南六郡官吏逃亡之事?”

    “大王,臣以為,為今之計,只有改革田邑制,方能解決!”

    田邑制?

    這個慶忌是知道的。

    夏商周時期官員的俸祿以土地為標準,由於最早期國家實行“田邑”制度。

    國家會為公卿大夫分封大小不等的土地。

    公卿大夫的官職越大所分到的土地面積越大,各地官吏可以自行選擇在土地上種植農產品。

    每年除了上繳國家的一部分其餘的都歸自己所有。

    田邑制跟封邑制有所不同。

    田邑制是田產,而封邑制是封地、食邑。

    而吳國早已經取締世卿世祿制,基本上取消封地而轉換為食邑。

    但,饒是如此,並不是每個公卿大夫都有食邑!

    就連朝中的大臣,都不一定擁有自己的食邑,更別說是郡縣一級的地方官。

    

    所以,像是郡守、縣令這樣的官吏,他們的俸祿只是田產。

    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

    這是現在吳國的“田邑”制度。

    如晉國一般的中原諸侯國,“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

    意思是:大諸侯國的卿這一級官員,給五百頃田賦的俸祿;上大夫這一級的官員,給一百頃田賦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