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196章 幣制改革

    午時,慶忌與范蠡就一起來到城東的一處酒肆。

    此處人聲鼎沸,過往的莫不是販夫走卒,以及一些囊中頗為羞澀的士子與商賈。

    真正的貴族,是極少到這種酒肆中飲酒作樂的!

    慶忌既然是微服私訪,要體察民情,就少不得從坊間瞭解到一些百姓的真實情況。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就在慶忌與范蠡準備起身,結賬離開的時候,只見在不遠處的席案邊上,一名酒肆的小廝,與幾個cao著楚地口音的漢子起了爭執!

    “某這蟻鼻錢非錢否?汝家酒肆怎能不收?”

    為首的一個漢子忿忿不平的道。

    只見漢子手中掏出一綹銅製的貨幣,橢圓形,正面突起,背磨平,形狀像貝但體積較小。

    這正是楚國通用的貨幣——蟻鼻錢。

    蟻鼻錢是江淮流域楚國流通的貨幣,是從仿製貝轉化而來的。

    由於楚國的經濟、文化比中原各國落後,鎛、刀、紡輪的使用也較遲,銅鑄幣就沿用了仿製貝的形態。

    楚國疆土開始時並不算大,以後疆土逐漸擴大,蟻鼻錢和鬼臉錢的流通範圍也隨之擴大,逐漸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了獨立的貨幣體系。

    “這是小人東家定下的規矩!”

    小廝不依不饒的道:“本店一概不收蟻鼻錢!其餘刀幣、布幣皆收!”

    “是何道理?”

    “小人不得而知。但,楚國的錢幣,本店是一概不收的!“

    聽到這裡,在場的人如何能不明白?

    明顯是店家跟楚人有深仇大恨,故而記恨楚國,連帶著楚國的蟻鼻錢都遭到嫌棄!

    跟小廝起爭執的楚國漢子,心裡知曉內情,於是憤恨之餘,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只能讓人回去拿布幣或刀幣結賬。

    見到這一幕,慶忌不禁眉頭一皺。

    據他所在,春秋戰國時代,貨幣鑄造的種類繁多,幣制混亂。

    由於周王室的勢力漸弱,列國均各自為政,經濟也自成體系,所以各國自行鑄造貨幣,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幣制和多幣型長期共存並用的特殊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