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217章 第 217 章

    不過漢文帝、漢景帝都是史書中備受讚譽的出色帝王,要不然他們這兩代帝王統治的時期也不會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因著平時文臣們講學時也時不時會拿他們來舉例勉勵他,朱祐樘對於朱厚照讓他向文景二帝學習的說法倒也沒有生氣。

    他摸著朱厚照的腦袋說道:“你是我們大明的太子,可不能學窮兵黷武那一套。”

    朱厚照道:“韃子不壞嗎?”

    文哥兒說的,只要有這麼一大片草原,他們的生活習性就不會變,不管是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還是後來的契丹、蒙古,他們都是被草原的水土養得兵壯馬肥、勇武好戰。

    不管換了多少撥遊牧民族,基本都不會改變南下劫掠農耕民族的習俗——許多野心勃勃的草原人窺見農耕民族的繁華安定後,還會對這片廣袤而美好的土地生出覬覦之心。

    像蒙古鐵蹄踏破南方,就把人分為了四等,其中北邊的漢人屬第三等,南邊的漢人屬於第四等。

    不管屬於第三等還是第四等,都是被蒙古人、色目人踩在腳下肆意欺凌的對象!

    草原上壞蛋老多了,都壞!

    朱祐樘陷入沉默。

    事實上草原人犯邊的事一直沒少過,只是對朝廷來說損失不算太大而已。

    這些草原人吧,你派人去打他,他們跑得飛快;你不派人去打他,他們又跟蒼蠅似的時不時跑過來嗡嗡叫,著實難搞得很。

    所以自從洪武年間起,朝廷就一直致力於在北方修築沿山海關到嘉峪關的長城,也致力於落實對北邊的屯兵安排,最大程度上保證北地的安穩。

    要知道長城的存在意義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阻擋遊牧民族南下,它還有著迅速傳遞消息、調集兵力、運送物資的功能。

    哪兒有敵來犯,馬上就可以通過墩堡烽燧往其他地方傳遞消息,第一時間召集周圍的士卒過去擊退對方,極大地減少百姓遭遇重大損失的可能性,讓北地的百姓不至於像宋朝那樣大量流失。

    所以小孩子都能想到的事,大人當然不會想不到。

    朱祐樘把還是小小一隻的太子抱到自己膝上,耐心地給朱厚照解釋道:“壞是壞的,只是打仗這事兒不管打仗小仗都會勞民傷財,太平無事的時候我們絕不能輕言戰事。不過若是他們南下進犯,我們肯定是要打回去的!”

    有人仔細地把事情給他講清楚了,朱厚照是能聽得進去的。他哼哼兩聲,氣勢十足地說道:“打回去!打得他們嗷嗷叫!”

    另一邊,文哥兒傍晚下衙後去找老丘玩兒,順便給他看李東陽寫了序的《河西走廊》稿子。

    丘濬是看過文哥兒新講章的,瞧見文哥兒和庶吉士們細化出來的河西走廊從漢到唐的發展歷程,覺得還算不錯。

    尤其末尾寫到唐朝後戛然而止,只用寥寥幾筆提到宋朝失去河西走廊這三百年裡疆域一點一點縮小的厄運,更是令人忍不住警醒:即使他們的陝西行都司每年都耗費巨大,也是必須要守的,河西走廊絕不能丟!

    丘濬道:“可找到書坊開版了?”

    文哥兒道:“今兒才拿到三先生寫的序,這幾天就找人印出來賣賣看。”

    丘濬說道:“到時候拿幾本給我,我送給朋友看看。”

    文哥兒自然連連點頭,表示一定第一時間送過來。

    這事兒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金生跑了一趟腿和書坊老闆講了這事兒,對方聽說文哥兒有新書稿,立刻趕在宵禁前跑過來一趟,從文哥兒這邊取走了稿子,一邊開版準備印刷事宜一邊去跑審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