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84章 第 184 章

    文哥兒從小到處蹭吃蹭喝,知曉許多地方的新鮮吃法是很正常的事。

    文哥兒也知道現在街上還不賣冰糖葫蘆。

    大抵是眼下糖還不太算便宜,鮮少有人閒著沒事拿糖來裹入秋後漫山遍野都是的山楂果子。

    文哥兒介紹道:“就是用竹籤把紅果子一顆一顆串起來,裹上一層晶晶亮亮的糖漿,瞅著像一串火紅火紅的小葫蘆,吃起來味道酸酸甜甜的!”

    李兆先等人聽著文哥兒的介紹,只覺有點渴也有點餓了,他們歇了這麼久,收割的疲累早就消失無蹤,紛紛起身撣走身上沾著的稻杆,與文哥兒一同回村覓食去。

    一行人熱熱鬧鬧地在石子坳玩兒半天,吃飽喝足後看著分開曬在曬穀坪上的稻穀心裡特別有成就感。

    他們算是看著這些稻穀從地裡長出來的,甚至還親手把它們從地裡割下來。

    聽說曬個幾天再把米碾好,他們就可以吃上今年的新米了!

    大夥對此都頗為期待,齊齊問文哥兒明年還種不種。

    王老爺子的山頭租了好些年,文哥兒自然不甘落後。他點著頭說道:“看看種出來的哪種米最好吃,明年我們專門種它!”

    這就要體現出趙淵這個略有強迫症的種植好手的重要性了。

    要是換成一般人絕對沒有耐心幫他把好幾種稻谷分開種、分開曬、分開碾,趙淵卻把這活兒幹得非常細緻,現在他們收穫的稻穀可是單獨分成好幾麻袋的,曬穀和碾米還得靠趙淵接著幹。

    聽文哥兒說等米碾出來就可以搞“賞米宴”,大家頓時更加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當場說定到時再約一輪。

    王守仁說道:“出城來回有些費時,到時我們去大興隆寺借他們灶頭煮幾鍋飯,邀親朋好友一起來嚐嚐便是。”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夥的一致認可。

    於是這場別開生面的“賞米宴”便定在了大興隆寺。

    去別處宴客他們可能掏不起錢,到大興隆寺設宴還比較經濟實惠的。

    大夥商量好日子,迫不及待地想回城去著手寫帖子,爭取把親朋好友都邀請過來聚一聚。

    租地的錢文哥兒給出了,宴客的錢合該他們來湊一湊!

    文哥兒卻是在回城途中順道去尋老道士聊了聊。

    文哥兒力邀老道士這位技術人才月底來參加他們的“賞米宴”,還給老道士介紹了一下大興隆寺的方位,積極遊說道:“很近的,進了城不用走多遠就到了!”

    老道士搖著頭道:“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更不喜歡和太多人往來。”

    趙淵也是這麼個說法。

    文哥兒倒是沒太失望,掏出帶過來的水晶鏡片問老道士能不能摸索出這類光學玻璃的造法。

    看著文哥兒滿含期盼的眼神,老道士沒要他掏出來的科研經費,而是直接收下了文哥兒帶來的“樣品”,表示有眉目了再讓徒弟給他吱一聲。

    他已經把明瓦的製法研究透了,也該實踐實踐西洋玻璃的造法了,要不然怎麼對得起這位小友的信任?

    別的不說,這麼好的水晶鏡片也值不少錢哩!

    要不是真的相信他的本事,文哥兒怎麼可能特意把磨得這樣光潤好看的水晶鏡片帶來給他?

    不就是光學玻璃,有什麼難的?

    造,必須造!

    文哥兒錢沒花出去,還收穫了老道士莫名的炙熱眼神,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出了野寺,文哥兒忍不住和他哥嘀咕起來:怎地他不要錢還一副很感動的模樣?

    王守仁想了想,說道:“世上許多怪才大多不被人理解,難得遇到相信他們、不用異樣目光看他們的人,他們自然很高興。這位老道長若是愛重錢財的話,就不會悶頭鑽研那麼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了。”

    換句肉麻點的話來說,那就是古時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

    對於自家弟弟老能結識那麼多奇奇怪怪的人,王守仁也覺得很稀奇。

    瞧瞧吧,他三四歲那會兒和人家王文素通了幾次信,就把人直接拐帶到京師定居了!

    還有丘閣老,經過私底下的多輪討論,大夥一致認為文哥兒悄咪咪地給丘閣老下了降頭,要不然他絕不可能和丘閣老那麼要好,連著書都帶著他。

    才五歲就這樣了,真不知道這小子以後還會霍霍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