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01章 第 101 章

    丘濬道:“我若想避位自然會避位,何必湊這個熱鬧。”

    這種沒甚意義的事情,他才不樂意去做。

    他最推崇的漢文帝、漢宣帝時期的做法。

    漢文帝是逢災異則求言,讓天下人指言得失,並讓各地向朝廷舉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

    漢宣帝則是每逢災異則求才,讓天下郡國舉薦治下最出色的兩個人才給朝廷。

    從此不管是日食、星隕,還是地震、山崩、水旱、疾疫,朝廷都將廣開言路、廣納賢才,施政者能及時知道自己是否有過錯,懷才者也能及時得到朝廷重用。

    這才是對天下百姓有益處的做法。

    只可惜道理大家都懂,願意這麼做的君王卻太少了,願意這麼做的臣子也太少了,否則漢祚也不會只有三四百年。

    合該千秋萬代才是。

    丘濬覺得這種“集體乞避位活動”沒甚用處,他要是上書乞致仕,那肯定是因為身體撐不住了,不想佔著位置尸位素餐。

    這些想法丘濬書裡都有寫,文哥兒跟著整理綱要時也讀到過,自然明白丘濬是對這種表面工作沒什麼興趣。

    文哥兒本也不是衝著這事來的,見丘濬對這話題不感興趣,他馬上轉入正題:“我們還做餅嗎?上次都沒做成!”

    丘濬道:“如今朝中上下都忙,陛下怕也沒空看我早前呈上去的奏疏。”

    這話的意思是“你餅沒啦”。

    文哥兒睜大了眼,明顯很受打擊。他說道:“您就不能去給陛下提個醒嗎?”

    朱祐樘不看奏疏可以忍,沒餅吃不能忍!

    丘濬道:“京師剛地震完,我豈能在這節骨眼上去求陛下看我的奏疏?”

    文哥兒磨了丘濬老半天,丘濬都不為所動,氣得文哥兒起身要走。

    結果吳氏端著碗糖姜過來了,招呼文哥兒過去吃點。

    文哥兒鼻子動了動,聞到了甜絲絲的味道。他哪裡還記得生氣,跑過去乖乖巧巧地喊了人,才好奇地探頭看吳氏端來的糖姜。

    吳氏一臉慈祥地摸著他腦袋說道:“前些天你在這邊肯定受了驚嚇,吃兩塊糖姜再回去。”

    文哥兒對沒吃過的東西都很感興趣,當下不客氣地動起了筷子。

    姜這玩意不管是食用還是藥用都源遠流長,當年孔聖人就說過要是飯菜裡不撒姜他是絕對不吃的。

    許是因為姜自帶的辛辣滋味,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吃薑益處頗大,甭管受驚受寒都愛喝上一碗薑湯壓壓驚驅驅寒。

    這糖姜是丘家自家做的,選的都是新鮮的嫩姜,熬去大半辣味後再放砂糖反覆熬煮。

    這樣熬出來的糖姜吃著不那麼辛辣,反而還有絲絲甜味,很對小孩子胃口。

    文哥兒嚐了一塊,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他對吳氏說道:“還有梅子味!”

    吳氏笑道:“熬煮的時候放了些梅滷。”

    那還是老丘親自做的梅滷,她見還剩下一些,怕放到明年會壞,就把它放下去做糖姜了。

    文哥兒一聽是丘濬親手做的,也不管那到底是什麼玩意,踴躍朝丘濬自薦:“明年我也做!您教我做!”

    丘濬睨了他一

    眼,眼底的懷疑寫得明明白白:就你這小子?

    文哥兒不服氣地道:“明年我四歲了,肯定可以學會!”

    丘濬:“…………”

    行吧,四歲對王三歲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年紀了。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