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 作品

番外 歷練(六)





趙鳴鳴道:「糧價,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中,國庫每年用於平抑物價和糧庫的銀錢可不是白花的,有朝一日,朝廷若控制不住糧價,那離亡國也不遠了。」「賦稅由實物轉為銀錢,一是方便收繳和記賬,二就是方便運送,」趙鳴鳴道:「朝廷每年都減免賦稅和勞役,母親為了利民,每年都免除不少雜役,可就是這樣,民間百姓依舊因為正役、裡甲役等役務苦惱,尤其一些人家,成丁只有一人,他一旦被抽調為役,家中就會耽誤農時,長此以往,家境越發貧困,甚至破





產散家的也有。」





是,永業田不能買賣,但如果唯一的成丁一直被抽調勞役,不能勞作,剩下的弱母孤兒難以勞作出賦稅和生存下去的糧食,他們就只能丟掉土地逃離。





這就造成了新流民。





趙鳴鳴不是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太女,她從小跟著母親,從她那裡知道了許多事情,每年還與母親微服私訪,民間各種問題都有。





朝廷有好的政策,制定政策的人初心也是好的,但真到實行時卻不一定了。





一個人與一個人不同,對政策的解讀,公心和私心的碰撞,私心又與私心不同。





所以一條政策落實到地方時,便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役。





役分很多種,除了修橋、修路、挖掘水利工程等大役外,還有給縣衙抬轎、打更、甚至掃地等雜役,曾經押運糧稅也在雜役之列。





除了大役由朝廷定人數,縣衙按例抽調役丁外,其他雜役都由里正指派人。





所以里正的操作空間很大。





天下大部分里正都是公正的,便是有私心也不敢做得過分,但凡是怕萬一。





這世上這麼多里正,總有一些人膽大包天且心狠手辣。





他們要整一個人,就不斷的指定他出雜役就好。





一個家有一個壯丁要是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免費給縣衙抬轎、打更、掃地和押送糧稅,其家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家破人散。所以元貞七年,國庫越發富裕,民間商事發達,手工業也蓬勃發展,地方縣衙也逐漸有錢之後,她便下令將押送糧稅移出雜役,設為正役,然後將其餘雜役





全部免除。





也就是說,從元貞七年開始,天下的百姓就沒有抬轎、打更和掃地之類的雜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