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 作品

第1336章 母女天性

 趙含章的每一點回應都點在了張茂及西涼軍民的身上,因張軌病逝而傷心嚎哭的西涼軍民很快將這種情緒轉移到趙含章身上。

 “都說大將軍和皇帝感情好,原來竟這麼好。”

 “當然極好,皇帝未登基前,我們西涼糧荒,是她派人送來糧食,我們缺人,她便遷來許多百姓。”

 現在西涼的百姓,有近三分之一是從關內遷出去的,那幾年太艱難了,背井離鄉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輕鬆的求生模式。

 他們對張軌和趙含章的感情更深,更真摯。

 當年一臉惶恐的出關來,害怕由此淪為馬奴,但張軌沒有將他們當下等人看,而是直接分出漢州,將一個大州一分為二,以容納他們這些災民。

 在他們感激卻又惶惶不安時,趙含章緊跟著送出幾批糧食,又親自寫信過來請他們在西涼安家,若實在過不下去便回鄉來,到豫州去,趙家軍一定會給他們找一處安身。

 張軌也親自來見他們,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他們同出一脈,本就是親人,讓他們安心在西涼住下。

 所以愛張軌,愛趙含章,得知張軌病逝,這些人便沿街痛哭,一路哭著向北,想要去送張軌一程。

 西涼本地的百姓尤甚,他們過得苦,但張軌一直給他們撐起一頂鋪滿瓦片的蒼穹,雖有風雨,卻可以抵禦。

 這時候,他們恨不得將心掏出來給張軌,恨不得他得到這世間所有的美好。

 故,死後哀榮極重。

 朝廷要是因長殿下的原故不許西涼大辦喪事,西涼的軍民雖不敢造反,但心中一定怨懟,對朝廷,對趙含章必怨恨不已。

 可現在,趙含章將張軌放在第一位,全國舉喪,這是極重的榮耀,一般除了帝后、太后和太子外,沒人有此殊榮。

 這一點便撫慰了西涼軍民心中的傷痛。

 趙含章還追贈他為太尉。

 她曾經做過太尉,按照避諱規則,從此以後,只要是華國,都不會再有人出領太尉一職,雖然是追贈,但這也是一種你類我,你同我的極大榮耀。

 然後就是“武穆”這個諡號是上諡。

 所以此次之後,西涼軍民對華國、對皇帝的歸屬感達到最高點,張茂也願意為趙含章肝腦塗地。

 喪事一結束,禮部這才掏出聖旨,命張茂繼承西涼王王位,接繼張軌管理西涼。

 張茂領命,當月便繼承王位,然後將分出來的棉花種子交給使臣,讓他們隨同禮部官員一道回京。

 他們除了帶去種子,還帶去張茂的一張請表,他言說西涼偏僻,人才凋零,所以請求朝廷能在西涼開設更多的學堂,讓西涼更多的學子能參與到招賢考中;

 第二,西涼的官員,除了他們父子外,無人受朝廷任命封賞,他請求皇帝封賞西涼官員。

 普通人或許會覺得這是張茂在為西涼官員邀功,是得寸進尺,但所有聰明的人一眼便可知,張茂在讓西涼徹底融入華國,他將西涼任命封賞官職的權利交回了朝廷。

 從此,西涼不再是藩屬國,而是華國親自管轄的地方,西涼王,只是在西涼管理事務的一個王罷了。

 趙含章萬萬沒想到會有如此收穫,握著請表的手指一緊,半晌沒說話。

 汲淵很激動,和趙含章道:“陛下,西涼王深明大義,當重賞。”

 明預也很高興,但迅速回神,道:“此時厚賞不妥,陛下不如將此事記下,將來再加恩。”

 趙含章點頭。

 她沒有在這時候任免任何一個西涼官員,只是依照現在的官員出具任書,然後將西涼的教育體系納入華國,明年會有一筆新的教育款項撥向西涼,一起過去的還有教諭和部分先生。

 現在天冷了,她決定明年派一支御史團隊前往西涼,主要做吏治、地理和農業的調研。

 西涼苦寒,要發展起來一定需要中原的支持。

 西涼的牛羊、馬匹、藥材都會是很好的商品,但……還是太少了,他們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農業經濟發展會比中原慢很多。

 所以需要朝廷從別的地方援助。

 西涼,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