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鍋巴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我太平道門下,可謂人才濟濟!

    范陽縣中。

    此時相較於一年多前,街道上多出了不少頭戴黃巾的平民百姓。

    他們都是自發信奉太平道的信眾,被張鉅鹿加以約束,倡導仁德踐行太平教義,倒是頗有一番聲勢。

    至於官方,只要這些底下的平民百姓不去衝擊政權,或是動搖官吏管理統治,  那麼他們就不會去管。

    在這門閥管控一方的大世之下,你跟一郡官吏說一些底下的泥腿子,有造反為禍的風險,那幾乎與笑話無異。

    就算是,也不過只是場鬧劇而已,誰又會去管呢。

    再加上這太平道短短時間內,  就已經在這幽州一地聚攏起了偌大聲勢,其門下的道人遊歷四方,  以符籙之道去疾治病,  也算是幫了他們不少的忙。

    因此在刺史及部分郡守的默許下,也沒人對此有所異議。

    這其中的關節,哪怕行錯一步,都將不會造成眼下的局面。

    索性,季秋無論是哪一步都未走錯,這才將太平道的根基,給徹底穩固了下來。

    季秋此時,仍然居於那范陽縣的院落之間。

    眼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太平道弟子遍佈幽州,已是收了一百多名有煉氣之資的弟子門人。

    其中諸如蘇儀這些最早跟隨於季秋的弟子,有佼佼者憑渡世太平經的獨到之處,甚至將道行修到了煉氣中期的地步,足以獨當一面,  頗為不凡。

    這一日,季秋再次將諸多門人聚集起來。

    他看著眼前眾多周身靈氣凝實,已經可以施展術法藉以禦敵的弟子,暗自點頭。

    不談煉氣初期。

    太平道目前達到了煉氣中期的門人,共有六名,其中以蘇儀修行最為高深,其他五人緊隨其後,以季秋的眼光來看,都有道基之才。

    再加上那百餘名頭戴黃巾,入了煉氣大門的太平修士,以及一批批由關長生親自操練的武道門徒,想來已是可以進展到下一步,傳道天下了。

    “諸位,我張鉅鹿於幽州立下門庭,收攏各位為我門下弟子,教授於你們太平教義,傳給了你們煉氣之法,用以救濟世人。”

    “經過了近兩載春秋的努力,我等在這幽州之地,所拯救的百姓與平民不計其數,大大傳揚了我太平道的名號。”

    “但,這還不夠!”

    季秋環視一週,看著一個個垂手傾聽的弟子,繼而聲音微提,揚聲又道:

    “如今幽州瘟疫橫行的狀況雖有減輕,但放眼天下,其他州郡之地,情況卻更甚矣!”

    “因此,我欲遣諸位去往他州,宣揚我太平道之教義,廣收弟子門徒,以此兼濟天下,讓這一十三州的生民,都少受上些許災禍。”

    “諸位,可有願往的?”

    話音剛落,那處在季秋下首左側,面色堅毅的年輕人當即慨然回應:

    “先生,弟子願往!”

    聲音一出,季秋瞅其一眼,正是跟隨於他許久,得了自己三分真傳的蘇儀。

    此子修行到了今日,不僅有了凝氣的道行,同時於煉氣六法、以及自己傳授的雷法上,都有了頗深的造詣。

    像是以撒豆成兵之術召出護法力士,或是以呼風喚雨之能顯化神異,他都能做到,而且還不只是初窺門徑,而是已經入了小成之境。

    派遣他去往一州主張宣揚太平道之事,季秋自然極為放心。

    見此,季秋微微點頭,正要開口時,又是有幾道聲音緊隨蘇儀之後,接連響起。

    “大賢良師,弟子也願前往他州之地,宣揚我教之道!”

    “我太平道義濟世救人,乃是行善之舉,若是先生有所指示,弟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此身法術皆為先生所授,先生但有驅使,弟子定會前往,絕不推諉!”

    一瞬間,隨著蘇儀率先起頭後,就好像是火藥桶被點著一般,在場的太平門人們,主動請纓之聲不絕於耳。

    季秋輕輕頷首,對於此等氛圍極為滿意。

    他抬手往下略微一壓,示意動靜暫且先停下。

    隨後,年輕的黃衣道人看著那緊隨蘇儀之後出聲的幾個弟子,緩聲繼續道:

    “蘇儀、白鹿、陳敗、何昭、趙騎、徐曼!”

    “你等六人,得我之法,修至如今無論品行亦或者修為,都足以獨當一面。”

    “因此,我欲叫汝等各領十名我太平煉氣門人,去往南下各州傳揚我太平教義,並佈施於民,兼濟各州,此行艱辛,汝等可願?”

    季秋目光在六名身披黃衣,或是青年或是中年的門人身上掃了一眼。

    對此,以蘇儀為首的六人沒有一人猶豫,俱都上前一步,異口同聲道:

    “弟子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