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四百四十五章 李承乾的佈置

  良家子基本上靠著熬資歷混到百夫長之類的職務就差不多了。

  因為甚至統領府兵的校尉,絕大多數也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前面的人沒退休,後面的人想要上也上不去。

  而對上層人物來說,能記住一個百夫長,那或多或少都把這百夫長當做自己未來的心腹培養了。

  至於更下面的士卒,那誰認識誰啊。

  倒是李泰,原本李泰對於宮中的禁衛並不熟悉,但現在每次去宮中時,都會挑選農業學府的學子在時去,順路自己也記憶一下對這些農業學子的印象。

  第一次見面的時,自己便是彷彿不經意的對他打聲招呼,甚至偶爾路上還聊聊天。

  只不過,偶爾李泰也會遇到一些比較憨的傢伙,比如就有人會說道,“祭酒,您還親自進皇宮呢~”

  好吧!也許只是這傢伙緊張了,而不是誰想要借刀殺人把自己做了。

  李泰這些潤物細無聲的佈置,最看中得到底是平常時候的積累,這李承乾自然不知道。

  畢竟李泰知道李承乾要謀反,那至少或多或少要做好防備工作,尤其沒跟自己的親兵在一起的某些特殊時間,那更是要小心再小心,畢竟自己總不可能真聽天由命等死吧。

  “接下來就是等待機會了!”李承乾看著侯君集小心翼翼道,“倒是您準備的如何!”

  “我自然不會拖了太子的後腿,不!到時候應該稱呼為聖人了!”侯君集從容說道。

  說實話,侯君集過得不容易,那自然當初依附在侯君集身邊的嫡系也過得未必有多容易。

  等一個山頭的標誌性人物被打擊了後,那這個山頭所侵佔的利益,也會被其他山頭侵蝕。

  尤其是伴隨著侯君集的倒臺,李世績的崛起,兩人間哪怕沒什麼矛盾,但底下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有幾分衝突。

  別得不說,就說新武器出來時,是先裝備侯君集以前的部下,還是先裝備李世績的老兵,這還不就是李世績一筆的事。

  哪怕李世績自己做事公平公正,但下面的人,做事難道就不會對李世績侯君集之間的裝備供給有一個先後順序。

  這些都是沒辦法的事,而侯君集的老兵們也知道自己家統帥的現在的情況,所以個個的都夾著尾巴做人。

  但既然是夾著尾巴做人,那心中肯定是會有幾分的怨氣的。

  所以,侯君集去聯繫自己舊部時,實際上還是挺容易的。

  只不過侯君集也就只是以老領導跟著他們喝喝酒,一起借酒消愁,倒也沒有鼓動他們什麼,因為時間不合適。

  但侯君集也清楚知道了,隨著自己的倒臺,麾下士卒這幾年被欺負的很慘。

  而這又讓侯君集堅定了自己的信心,畢竟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錯,是朝廷放棄自己在先,自己只是為了自己能有個更好前程而已。

  所以,在貞觀十六年太子黨們多多少少還有一點鬧騰,但在魏徵死後,以李承乾為核心的太子黨,卻詭異的開始安靜了下來。

  甚至連李承乾本人,來太極殿的次數也都比來得勤快多了。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上對李承乾的誇讚聲又多起來,紛紛都稱讚太子浪子回頭金不換。

  至於魏王,雖然魏王是一個能臣,甚至也能夠算得上是賢王,但也到底只是魏王而已。

  在很多中立的朝中大臣看來,如果太子已經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那未必不是個可以繼續投靠的對象。

  畢竟說到底,現在的李世民還是春秋正盛,太子與魏王之間的鬥爭並不是一次短暫的遭遇戰,而是一次相當持久的持久戰。

  而朝堂之上朝臣如水,李綱走了,許敬崇棄了,張玄素傷了,魏徵逝世了,但是終歸會有新的朝臣到李承乾的麾下,團聚在他的身邊。

  因為李承乾是太子,只要李世民沒徹底放棄李承乾,那隨著時間推移,李承乾多少還是有幾分機會的,這就是太子這個名頭,加上李世民寵愛所加起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