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新的標杆

  說實話,這種分化的計策雖然簡單,但卻很有效。

  而且這計策實際上不是對著乙失夷男用的,而是針對他們的兩個兒子。

  乙失夷男踩著東突厥的屍體把薛延陀發展成了大唐西北最大的部落可以說是薛延陀部落的英雄,只要不是犯了失去基本盤的錯誤,沒有誰能夠動搖得了薛延陀的根基。

  但乙失夷男的兩個兒子就不一樣了。

  這是從小就培養這兩個傢伙對立,為將來乙失夷男死後的薛延陀動盪做鋪墊。

  除非他們之中也有一個像是魏王這樣的人傑,能全面壓制對手。

  否則在這樣的策略下,乙失夷男死得那一天基本上就是薛延陀分裂的那一天,也是大唐對薛延陀動手的最好時候。

  說實話,經過了大漢與匈奴的爭鋒,洗禮了五胡亂華的慘痛教訓,大唐對於這些邊荒之地冒出來的異族多少已經有了對付的經驗。

  首先是畏威而不懷德,能武力暴揍的就不要多廢話,打滅了他們的政權,那他們的人口自然也就能被大唐自然而然的消化掉了。

  其次如果這些傢伙已經成了氣候,那就對著他們的子女用什麼二桃殺三士,什麼驅狼吞虎,什麼挑撥離間,自己對付不了他們,難道還對付不了他們的兒子嘛!

  畢竟這種驟然拔升起來的異族,最是不清楚一個政權穩定性的重要。

  絕大多數都是一代是草原民族中的佼佼者,二代基本上就在內鬥中覆滅掉了。

  有一個算一個有唐一代大唐周邊的異族那都是吃到過李唐的帝國主義鐵拳的。

  而且絕大多數都吃了這鐵拳之後就直接覆滅掉了,包括不限於高句麗,突厥,薛延陀,回鶻……

  就算吐蕃這跟李唐互有來往的雪域帝國,李唐也硬生生拖延著吐蕃覆滅才嚥氣的。

  像為什麼人們想要給李唐找個宿敵時很難找出來,因為李唐所有的仇都自己報了。

  哪怕最後解體了,留給漢人的實際上也是個武德充沛得過分藩鎮割據勢力。

  只不過,不論大唐是怎麼想都沒有想到,後世一個漢人統一的政權,莫說重新恢復追亡逐北的氣魄,居然連燕雲十六州都拿不下來,這簡直比孫權都來得差勁。

  雖然孫權一輩子都過不了合肥,但至少提著東吳兵馬在合肥城下幹了幾次。

  但大慫連幽州城的城牆都沒摸到過幾次,怕不論漢唐都會對大宋軍隊的戰力感覺到匪夷所思。

  “且先按照這個計劃執行!”

  李世民對於房玄齡提出來的這個謀劃還是很簡單的,雖然是很簡單的離間計,但是對於異族來說簡單有效。

  而且此刻的李世民沉聲說道,“西南安定,北方制衡,這樣我們也便是能騰出手來去對付高句麗了!”

  “聖人,這時間絕對不是對付高句麗的好時候,若我們強行北伐,怕會重蹈前隋覆轍啊!”

  魏徵見李世民有意要討伐高句麗,連忙站出來勸說道。

  “朕明白!”李世民聽到魏徵的話,知道現在的大唐真有點害怕李世民執著討伐高句麗。

  因為李世民跟楊廣實在是太像了!

  一樣是有著定鼎天下的功勳,一樣是文治武功都強得匪夷所思,以及幾乎很是相近的手段登記上了地位,已經一樣是嫡二子,一樣在登基之後勵精圖治,然後一樣把目光瞄準了高句麗。

  說實話,房玄齡都不敢去想要是李世民也在高句麗城下碰了三次,那寄託了自己心血的大唐是不是一樣會如同隋朝一樣分崩離析,讓華夏百姓再次陷入到混亂中!

  “朕自然是會吸取前隋的教訓!”李世民沉聲道,“朕只是想要在幽州建立物資倉儲,等到將來高句麗出現了變故,再行軍事罷了!”

  房玄齡與魏徵兩人對視一眼,倒也不再多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