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一章 貞觀蝗災

    讓于志寧去投石問路,而自己則繼續待在越王府田園中,記錄種植經驗。

    “白鶴,你吩咐下去,我的越王府內,可不想要見到蝗蟲。

    讓院子裡面的人白天組成巡邏隊伍,有蝗蟲進來給我統統踩死。

    到了晚上,給我在菜園子裡的空白處燒起篝火,吸引蚊蟲過來燒燬掉。

    其他地方我管不了,但我們越王府內的農作物若被蝗蟲給啃了,那終歸有人要負責的!”

    李泰神色認真地對白鶴一一吩咐。

    “諾!尊大王令!”白鶴點頭便應答下來。

    白鶴不知道為什麼李泰這般重視菜園子,但既然是李泰吩咐,那自己認真做好就是了。

    李泰打量著菜園子,心中默默想到:

    “于志寧的份論策上去,不論他說不說有我的幫助,想來阿耶應該很快就會想到我吧。

    裡面內容大都跟農事有關,而於志寧出身世家豪門,家境殷實,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貴士族,對具體農事可不算了解。

    論策上的內容每條都需要腳踏實地去落實,唯有擁有耕種經驗,才會提出的踏實辦法。

    所以只要這論策上去,阿耶想來會注意到一直種田的自己。

    不需要自己自誇,想來自己種植出來的菜園子,就是最好的名片了!

    這是自己最好的機會。

    哪怕阿耶不會讓自己掌事,但只要能跟著治蝗,自己哪怕做個吉祥物,也能為將來撈筆政治資歷!

    出名,不怕早啊!”

    當然,最差那就是于志寧這論策投到朝廷上,連個水波都沒有興盛起來。

    不過,對李泰來說,自己頂多失去這麼個機會,那就等下個機會好了。

    事實上,于志寧拿到李泰契合實際提出的治理方法,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李世民剛做出吞蝗表演,不論真假,至少在這段時間的政治正確就是要治理蝗蟲蝗災。

    只要政治敏感性足夠的官員,哪怕自己不知道解決蝗災的辦法,那今天也要懸樑刺股,懷著考試前熬夜的精神,寫出一篇華麗的治蝗文章出來。

    文章內容自然是要誇誇李世民吞蝗真是見者落淚,聞者驚喜的聖君舉動!

    事實上,李世民也耐著性子,看著下面文臣送過來的奏章。

    在刪除一大堆“聖人您吃了嗎?”“聖人您睡得好嗎?”“聖人您吃了蝗蟲是不是需要休沐一天”……等等無聊奏章後,真正關乎治理具體治理蝗蟲的文章可謂寥寥無幾。

    就算有文章提到治理蝗蟲,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聖人勤修德行,天人感應下,這蝗災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某種程度上,這些文章就是指著二鳳罵他缺德!

    李世民看著這些文章那是越看越怒,但他卻也沒辦法。

    因為自從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把天災跟君王的品德掛鉤後,那身為皇帝,出現災難後,就要揹負這責任!

    正所謂“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

    此刻,面對蝗災漫天的局面,說實話,李世民是真沒辦法!

    李世民看著一份份奏章,那是越看越氣,忍不住伸出手一推,這一本本奏章被嘩啦啦的推倒在地面上。

    李世民怒道:“上書千言,無一實務,修德修德,還需要朕如何修德!”

    面對李世民的怒火,周圍眾人馬上跪了一地,一時間,整個東宮倒一片安寧。

    不過這時候,在房間外的內監高唱,“邢國公求見。”

    “讓玄齡進來。”李世民聽到房玄齡到來收斂了脾氣,開口道。

    房玄齡進來,見李世民腳下散亂奏章正在被內侍們重新整理,問道,“聖人因何置氣?”

    “還不是蝗災鬧的!”李世民按按太陽穴道,“上書千言,無一解憂啊!”

    “若如此,此次臣下倒帶來了一劑良方,希望能助聖人藥到病除。”房玄齡從容道。

    “哦?!”聽到這話,李世民又驚又喜。

    從房玄齡的手中接過一卷奏章,正是于志寧連夜趕出來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