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718章 求學之道

  劉恆看了一眼劉安,欲

  言又止,只是嘆息著,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劉安有些不解,坐在了仲父的身邊,好奇的詢問道:“仲父,何以悶悶不樂啊?發生了什麼事情?”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讀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劉恆搖搖頭,“無礙,無礙,只能希望你阿父長壽...否則,唉,改制的準備如何了?”

  “還好,按著阿父說的,已經列出了三套,我拿去跟張相商談了一番,那個設立內閣被張相給否決了,說容易造成豪族把持廟堂,九品更是被他下令燒燬,說不許任何人看到,只有三省那一個,張相是可以推行...但是他覺得我們設立的太過簡陋,讓我們繼續細化,他擔心轉變太大,使得廟堂大亂,認為先從三公開始改制,再逐步改九卿..”

  總算是有了點好消息,這讓劉恆有些欣慰。

  劉長麾下這些驕兵悍將,包括那些舍人心腹,實在是不好相處,連自己都相處的如此困難,真不知劉安要如何對付他們,他們這些人只認劉長,甚至將劉長個人的利益放在整個大漢和社稷之前,這就有點太可怕了,他上任三公,對大漢而言未必是壞事,但是對劉長個人是有些小威脅的,當然,劉恆沒有謀反的心思,可這些人已經無法容忍他們不能忍受有人的名聲比皇帝還好,搶走皇帝的功勞....而可怕的是,最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曾返回廟堂。

  若是那人回到了廟堂,情況豈不是要更加惡劣?

  劉恆急忙調整了思路,看來自己還是要略微改變一下對群臣的態度,不要再刺激到這些人了,不能一個勁的埋頭做事了。

  就在劉恆陷入沉思的時候,劉安還在反思著他們所拿出的那些改制方向,“阿父真是個奇才,說他庸碌,他能拿出這麼多的官制,各個看起來都是如此的成熟,可若是說他大才,每一種制度他都提出了個大概,卻不夠詳細,還要我們自己來補充...也不知阿父到底是如何有這麼多想法的,想要補充這些東西,還是挺有難度的,就說這三省六部,跟如今這三公九卿...融合難度極大啊。”

  “陸賈也不是個好相處的,不說服他,壓根就沒辦法開啟革新...”

  劉恆猛地起身,“陸賈這邊,不能再拖了,必須要解決才是!

  劉安也振奮了起來,“仲父說的對!我們要如何解決他呢?!”

  “我已經想到了辦法。”“你去勸說他吧!!”“嗯???”

  劉安瞠目結舌,往後誰再敢說仲父看著不像是阿父的親兄弟,我非讓老二將他給掛在牆上!

  “你準備要走了?”“對,明日就要出發。”

  天祿閣外,劉勃跪坐在地上,畢恭畢敬的跟老師浮丘伯行禮拜別。

  劉勃很早就有了遊歷各地的想法,他的年紀越來越大,很快就要就國了,一旦就國,他這輩子就只能在代國,除非是遇到什麼大事,否則就沒有出國的權力,因此,他想在這就國前的兩年內,在大漢各地轉一轉,也是看看地方的情況,增加自己的閱歷劉長是很支持兒子的這種想法,認為諸侯王不能不知道地方的情況,哪怕不是自己的領地的情況,也該去熟悉。

  劉勃原先就準備要離開了,只是因為太上皇的事情而耽誤了一段時日,到如今,廟堂內外都沒有什麼大事,他終於可以安心離開了。而他最先來拜別的,卻是自家老師。

  如今浮丘伯算是正式退休,什麼事都不管,整日修書著作,偶爾去厚德殿客串一下譯者,幫著陛下翻譯之類的,日子過的相當清閒,但是浮丘伯在這般閒暇時日裡,也是做出了不少事的,他先後完成了兩部著作,其中一部喚作《賢者曰》,主要是探討當今與過去的社會問題,對那些飽受爭議的尚方,報紙,食貨等問題做出瞭解釋,對陛下諸多看起來荒唐的行為進行了合理的註釋。

  按著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開始了全職水軍的差事,開始全力為長老爺洗白。

  浮丘伯想要通過自己的影響力來為劉長的政策正名背書,而他做的還是小有成績的,他本身在儒家之中的影響力極大,太學生們在他離開之後又非常的懷念他,他的著作剛剛發行,就使得長安士子們哄搶,最後連長安的紙張的價格都上去了,時人稱為長安紙貴...而他這本書,從聖人的角度來詮釋當今的政策,直接將劉長變成了一個前所未有,德過堯舜的神聖人物。

  當然,黃老學派的眾人還是不喜歡他的著作,認為他吹噓太過,完全就是為了獲得爵位而奉承皇帝,著作本身沒有什麼意義。

  聽到黃老學派的評價,浮丘伯拿出了自己的第二部著作,這本書叫《明君》。

  若是說第一部書還是在探討社會,從政策方面洗白劉長,那第二部書就是完完全全的吹捧劉長了,其中記錄和杜撰了大量劉長的言行,通過劉長和身邊人的對話來點名一些為人做事的道理....儒家內部都驚呆了,你隔這寫論語呢??甚至都不藏一下??

  這本書賣的就更火熱了,哄搶的不只是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