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去挖坑 作品

第兩百三十六章 先正達的種業翻身仗

    京城,氣勢恢宏的先正達總部大廈。

    總裁汪德認真地看著桌上的一份文件,這是一份誰也挑不出毛病來的工作彙報,主要內容是與三清藥業關於殺蟲藥的長期戰略合作。

    全球蝗災中,三清憑著特效殺蟲藥狂攬60億美元的鉅額訂單,而先正達作為生產商也分到了一杯羹,今年的財報無疑將會好看許多。

    雙方後續還將繼續保持合作,三清出配方,他們來生產和銷售,從而在全球農藥市場攻城伐地。

    他看著報告上的鉅額數字,心情不由異常歡暢,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向著遠處眺望。

    三年了,這艘持續下沉的船,終於開始揚帆啟航,乘風破浪。

    四年前,華夏化工集團收購了先正達公司,以430億美元的交易額,成為華夏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案,自此,鷹國,歐羅巴和華夏三足鼎立的全球農化行業格局形成。

    然而,收購僅僅是開始,買來以後,如何將這家全球排名前三的農化巨頭吸收納入華夏體系,並將國內外的團隊整合到一起,讓華夏的本土農業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這絕不是依靠簡單的行政命令就能實現的。

    汪德心中閃過了四年前冬日的某一天,他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先正達集團農業總裁,隻身一人踏上進京赴任的高鐵。

    當時,集團的農化業務面臨著最艱難的時刻,一盤散沙的團隊士氣低落,年年虧損之下前景黯然。

    送到他手裡的是一沓沓辭職信,而最讓他不能接受的則是,大量年輕人的離開。

    在一次工作會後,他震驚地發現化肥部門的科研團隊只剩下了兩個人。

    這一年他41歲,在中年與人生的艱難時刻迎頭相撞。

    華夏化工的農業業務歷史悠久,化肥業務曾遍佈國內95%的耕地,擁有當年華夏第一家種子公司。

    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農業領域的無數競爭對手都沒能打垮它,如今卻步入困境。

    幸好,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證明了自己。

    公司的農業業務重獲新生,不斷扭虧為盈。

    而他,也在去年被任命為先正達集團的華夏總裁。

    這看似榮耀的時刻,實際上卻進入了另一個戰場。

    此時此刻,先正達的植保業務(農藥化肥)得益於整合重組,獲得了顯著的增長,成為公司營收的壓艙石。

    只要植保業務繼續穩定增長,整個先正達的其他業務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突破和投入了,去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種子培育業務。

    去年,中央特意提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種業頓時被全體國民寄予厚望。

    特別是在當今國際經貿關係新形勢下,種子對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種子相關話題也一躍成為國內民眾關注的焦點。

    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成為政府部門,科研專家甚至街頭百姓關心的話題。

    先正達和汪德率領的種子團隊,也因此站在了聚光燈下。

    他親任組長,開啟了一場種業攻堅戰,立志要完成為華夏現代農業探路的光榮使命。

    先正達內部很快建起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種業是公司的第一要務,各部門都應全力配合種子業務部門的工作,甚至為了種子業務,公司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

    “種子成功了,公司就成功了;種子失敗了,公司其他業務翻幾番都是失敗的。”

    汪德在一次內部高層會議上,以一股破釜沉舟的氣勢如是說道。

    國民厚望與企業命運,自此被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重壓之下,他總會感到焦慮,晚上經常睡不好。

    他不再有任何休假,週末開會也成了家常便飯,工作量激增到了以前的兩到三倍。

    即便如此,他也無怨無悔,心中只有一份家國情懷在激盪起伏,支撐著他堅持下去。

    壓力再大,只要能夠參與其中,他也會感到無比幸運。

    因為,這是華夏一代農業人的夢想。

    他們的使命,就是集成國內外創新資源,以相當於別人3倍的速度去奔跑,減少國內外種業的代差。

    可能10年以後,雙方就能並駕齊驅,甚至華夏企業還能有所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