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去挖坑 作品

第八十二章 逆推合成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計算化學、分子生物學和藥物化學的發展,藥物設計進入了理性階段,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方法(cadd)是藥物分子設計的基礎,它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完善和新興的研究領域,大大提高了藥物開發的效率,為人們攻克一些頑症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成功的希望。

    它是依據生物化學,酶學,分子生物學以及遺傳學等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針對這些基礎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體,離子通道及核酸等潛在的藥物設計靶點,並參考其它類源性配體或天然產物的化學結構特徵,設計出合理的藥物分子。

    假以時日,藥物設計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人類古老的夢想——理論設計好所需物質然後再進行合成的時代正在成為現實!

    而在藥物合成工藝中,逆合成分析法,是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逆合成分析法的突出特徵是逆向邏輯思維,從複雜的目標分子推導出簡單的起始原料的思維過程,與化學合成的實際過程剛好相反,因此被稱為“逆”合成,或“反”合成。

    當代有機合成化學大師、哈佛大學e. j. corey教授於上世紀60年代正式提出了逆合成分析法。而這位正是陳以清在哈佛讀博士時候的導師。

    逆合成分析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以目標分子的結構剖析為基礎,將切斷,確定合成子,尋找合成等價物三個步驟反覆進行,直到找出合適的起始原料。

    掌握的化學反應方面的知識越全面,合成路線的設計思路就越開闊。

    在設計藥物合成工藝路線時,通常希望路線儘量簡捷,以最少的反應步驟完成藥物分子的構建。但這不能以犧牲藥物的質量為代價,必須確保藥物的純度。

    這就要求設計者對反應的選擇性有充分了解,儘量使用高選擇性反應,減少副產物的生成,以獲取高質量的產物。

    幸運的是,這三位博士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全面淵博的知識,有了現成的藥物分子,逆向推導合成方法並不算太難。

    一個月後,新的藥物終於在實驗室裡合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