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五十章 文無第一理無第二

“誒?舒意你不喜歡喝可樂啊?”電影散場之後,徐慧看到江舒意身邊的可樂沒怎麼動,不由得問道。





“沒有啦,只是不喜歡看電影的時候吃東西。”江舒意臉紅紅的,其實是因為之前看電影的時候一直被周至牽著手,她又不好意思刻意抽出來。





“我們去吃串串吧。”徐慧鄙夷地看著周至:“估分最高的那個請客。”





徐大小姐的邏輯就很怪,一副誰分高誰反動的樣子。





七中的底子非常雄厚,江舒意的成績放到七中文科班,已經落到了十名以後,足見高三一年這些娃發力之後,還是讓夾川中學不夠看。





不過還是沒人能夠估到五百一,最高的張蔚然算下來也比周至差五分。





徐慧這次也考得不錯,輕鬆就拿到了四百九,雖然在班上名次才第十,卻已經比江舒意還高。





“還是你們厲害。”周至嘆氣:“我們奮發三年追趕,結果還是趕了個寂寞。”





“那也不包括你。”張蔚然本來沒同樣鄙視周至的,這下也加入到徐慧的行列:“不過大家都說你選蜀大太可惜了。”





“那是他們根本就不懂。”周至笑道:“去哪兒吃串串?消防隊外頭?”





江舒意輕輕拉了周至一下,張蔚然也立刻說道:“串串還是算了吧,現在不是流行冷啖杯嗎?我們去新華公園吧。”





說起來這個詞還是出自周至的《川味趣談》當中記錄的一個關於時代變遷的故事。





在以前,成都平民家庭一天只吃兩頓飯,分別在早上十點點和下午五點左右。





到了晚上,肚子再餓,也最多隻能“打個尖”,也就是吃點小零食。





還有就是簡單喝個“單碗”,有酒無餚,把自己哄睡覺。





這個吃酒不吃菜的習慣,就叫做“冷啖杯”。





後來生活好了,在到了夏天,市民就會在院壩裡支上小地桌和矮板凳,擺上煮花生、毛豆、豆乾、滷菜和臘肉之類的下酒菜,再來點白酒或自家泡酒。





若是鄰居一起乘涼,要麼招呼一起飲酒,要麼將各自的酒菜合在一起歇涼打尖,每到這時,大家就會相互客氣,說點“酒冷菜澹,莫要客氣”之類謙虛的言語,因此也有了“冷啖杯”慢慢也有了“冷澹杯”的說法。





在成都人眼裡,夏天晚上,帶上家人或三五朋友,冷啖杯就是最安逸的消暑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