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七十八章 講題

回到家裡煮上豇豆稀飯,將江舒意叫下來大家一起吃冰粉,周至順便打開了張辛夷帶來的習題。





先是最熟悉最簡單的歷史卷,張辛夷和江舒意已經做過了一遍,現在周至只需要掃一掃卷面,就能將裡邊負責拉開差距的難題找出來,然後唰唰唰地寫上正確答桉。





歷史和政治兩個科目,綜合題都是最難的,難度比後世公務員考試的申論大題只高不低。





但這恰恰是周至的最強項,現在江舒意的政治也超不過他。





兩碗冰粉吃完,周至已經將十套歷史試卷完成了。





「你這是做卷子還是改卷子?」張辛夷好氣啊:「為什麼我們費盡力氣都記不全,你這兒這麼輕鬆!」





「文科嗎,功夫在詩外。你們這是隻看見賊娃子吃肉沒看見賊娃子捱打。」周至就開始裝,要是葉欣或者梁紅在這兒,他就已經挨捶了:「你們二十四史原著都沒讀完過的人敢跟我比?把英語卷給我,守稀飯鍋的時候我把它們也給料理了。」





現在的高中英語試卷大概只能和二十年後的初三卷相當,就連著名的《新概念英語》都才剛剛進中國,只要是解決了詞彙量,養出閱讀語感,實在是難不到哪兒去。





對於能夠和付霞討論翻譯方法的周至來說,就更是毫無難度,而且這裡邊還有好些選擇和完形填空是做過的。





說白了他就是把人家張辛夷的錯題稍微認真地過了一遍,等到稀飯煮好,趙尚中發下來的七中英文捲紙也給過完了。





等到老爸老媽回來的時候,周至已經在給兒女講解語文試卷了。





「詩歌翻譯是有訣竅的。因為照顧平仄和意蘊,詩人常常會將詩歌做錯位和倒裝的處理。咱們不用在這上面多浪費時間,遇到詩歌翻譯咱們就先重新組裝一下看看能不能夠換成白話。」





「比如這句「遠浦維舟潮欲上,平林對酒月初分」。我們將主要詞組給顛倒一下,重新排列成「潮欲上時,維舟於遠浦;月初分時,對酒於平林」,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如何翻譯了?」





「對喲!」江舒意茅塞頓開:「那這道翻譯,完全就是送分題嘛!」





張辛夷還在懵:「這月初分,怎麼分?」





「這裡寫得是開闊的水口,月亮是從水平線下升起來的,辛夷你想想那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