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六章 好東西


  “點到即止。”乾爹樂得就像個萬聖節的南瓜:“就算讀不到這一層,只當做歷史科普和遊記隨筆,也不失一篇好文章。”

  “書記我告訴你,這小子,精著呢。”

  我特麼還要你來告訴我?!老子都親身體驗過我能告訴你?!

  乾爹沒有注意到華玉良的表情,而自己得意的表情已經出賣了謙虛的語氣:“這事兒縣裡肯定要宣傳獎勵,按理說是該文教口的事兒。”

  “可這口子裡一個是他乾孃,一個是乾爹,終歸要避避嫌嘛。”

  “反正是好事兒,書記,我看還是就拜託你比較好。”

  “那行吧,正好過幾天趙尚中那裡有個關於教育改革的報告會要去聽一聽,到時候看怎麼安排。”

  ……

  ……

  應該說,周至的這篇文章刊載,雖然刊物級別上升到了國家級,其影響反而不如之前寫外婆的那兩篇轟動。

  一來那兩篇是夾川第一次出“作家”,二來還有相關歷史事件和文物加成。

  甚至就連做婦女兒童工作的二嬢都不來電話關心了。

  周至懷疑二嬢是準備食言而肥,之前“你稿費多少二嬢就獎勵多少”的豪言,僅限於第一次和第二次。

  開什麼玩笑,要是你把寫書當成職業,二嬢還得賠你一輩子?!

  小六姐給的那個紅包相當恐怖,五千元。

  在這個年頭的夾川,五千元,是很多工人一百個月的工資。

  但是周至也知道,過不了幾年,這些錢就會不再這麼值錢。

  怎麼才能保值呢?

  現在正是中國的第一次大熊市尾巴上,如果買股票,接下來三年肯定會大賺特賺。

  但是夾川現在就馬街剛開了個證券窗口,冷冷清清門可羅雀,而且周至現在連開戶資格都沒有,因為年齡不夠。

  如果委託老媽去開戶再把五千元換成股票,估計老周家真的就要斷根了。

  除此之外,好像真的就沒啥中學生可以投資的渠道了。

  突然想到樓下餘老爺子床底下的那口箱子,咦……

  當年修中南山頂的學校和大操場的時候,夾川曾經出土過非常多的好東西,但是當時的人不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甚至害怕沾染晦氣,那些文物最好的下場,就是傾入長江。

  張曉宇就曾經在江邊撿到過一支玉鐲,最後和同行的小夥伴一商議,砸成三段一人分一段。

  回家捱了一頓揍,你們這幾個熊孩子,賣了之後分錢也好啊!

  聽趙曉宇說,那支鐲子能賣五十塊。

  和田玉鐲子五十塊,放在今後,後邊加個萬都沒指望。

  當然,就算淘物件兒,也是有講究的,你要是淘個陶俑、磚雕、玉器、牙器什麼的,反而沒法升值。

  就拿和田玉來說,老物件反而不如新物件兒飆升得快。

  因為國家禁止流通,沒有炒作空間,價格幾十年起不來。….只有兩樣東西會身價倍增——瓷器,字畫。

  這個事情得找四表舅,他這方面的朋友比較多。

  給四表舅打了個電話,四表舅問周至能拿出多少錢,周至咬了咬牙,說六千。

  到了週六早上,四表舅又打來電話,東西找到了,來選。

  選?這麼豪橫的嗎……

  四舅家離棗陵橋不遠,等到周至到的時候,會客室裡已經有一個老人等著了。

  老人腳下是布鞋,身上是對襟麻衫,戴著一個民國時期那種圓圓的老花眼鏡,感覺就是那種鄉村老教師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