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一章 《簪花仕女圖》


  將十來件瓷器都搬上了車,關好車門幾人重新朝市場裡走,老柴才問周至:“那鳥食罐兒有講究?”

  “嗯,器物雖小,東西卻是好東西,乾隆的。”

  “這也沒款兒啊,怎麼就看到乾隆了?”老柴嚇了一跳,又對著周至拱手,笑道:“可生受老弟的厚禮了。”

  “粉彩的特點就是在材料中加如玻璃白,用中國畫的沒骨畫法渲染技巧施彩,可以隨意增減顏色的濃澹和層次,能夠繪製出色階豐富,色彩柔和,過度效果明顯,立體感強,能充分體現物體的深淺陰陽向背的題材。”

  “之所以說是乾隆,是因為粉彩其所用原料,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出造顏色幾種,,胭脂紅、羌紅、洋綠、洋白等。”

  “其中胭脂紅、羌水紅,皆用赤金與水晶料配成;其洋綠、洋黃、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項配成。”

  “用了這幾種彩料的瓷器,那就是清三代無疑。”

  “三代粉彩當中,又有各自的特點,《陶雅》雲:‘康窯藍綠皆濃厚,故日硬彩,雍正則淺澹而美觀,有粉故也,其無粉者亦屬以他質之澹計。’《飲流齋說瓷》日:‘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豔麗而逸。’”

  “因此不難看出,是說康熙五彩的紅綠彩色甚濃厚,故曰硬彩,雍正粉彩是有粉而勻之,淺澹而美觀,故曰軟彩。”

  “雖然康窯也有粉彩器物,但是總體顏色還是偏濃豔,不如雍正時期的澹雅。”

  “而到了乾隆,粉彩成了彩瓷的主流,除白地粉彩外,各種地色的粉彩瓷,如豆青地、紅地、黃地、藍地、綠地、胭脂紅地、木紋釉地、碎紋地等成了流行的款樣。這是乾隆粉彩瓷器從銅質琺琅彩器繼承過來的華麗風格。”

  “其中最流行的是器裡施低溫綠釉,有時器底也施綠釉,行話叫‘綠裡粉彩’,也稱“綠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