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二十章 證據


  “之後大邑又先後發現併科學清理了漢代窯址六座,不僅工作面、窯門、火膛、窯室、煙道、窯蓋保存較好,而且經過科學清理,資料齊全。”

  “因此無論從杜甫的詩歌描述,還是大邑當地出土的實物來看,大邑窯並非不存在,而所產出的白瓷,與唐代著名邢窯白瓷,非常相似。”

  “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說明其不光光是器物普及,甚至工藝也應該普及。”

  “而且除了杜甫,其實還有詩人,也曾經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

  “哦?是嗎?”張老不禁問道:“誰?”

  “白居易。”周至說道:“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裡有詩句: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

  “而詩中還有兩句: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

  “詩名的意思,是白居易睡醒之後喝茶,響起了好朋友楊同州,以及在當年和他一起飲茶的情形。”

  “詩題中的楊同州,和文中的楊慕巢,乃是元和進士楊汝士,做過工部侍郎、同州刺史、兵部侍郎等,死時為吏部尚書。”

  “白居易是他的妹婿,兩人之間酬唱的詩文極多,楊汝士曾經出任東川節度使,因此在蜀都學會了茶道,除了這首提到白瓷碗的詩歌外,白居易曾代夫人寫了兩首詩,祝賀楊汝士和嫂夫人,其中一首也提到了茶:金花銀碗饒君用,罨畫羅衣盡嫂裁。覓得黔婁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來。”

  “因此可以想見,當時的楊汝士,曾經寄過不少蜀茶給白居易,還曾經用白瓷碗和他表演過茶道,一起品嚐過蜀地的香茶,而給白居易留下過深刻印象的白瓷碗,大有可能就是來自蜀中。”

  到目前為止,周至所說的一切都是有理有據的事實,讓眾人不得不點頭。

  老柴說道:“其實關於唐代瓷器最著名的一個傳說,那就是秘色瓷。”

  “對呀。”老李說道:“關於‘秘色’究竟指何種顏色,以前人們對此眾說紛紜。直到八七年四月扶風縣法門寺塔唐地宮出土十三件越窯青瓷器,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確記載為‘瓷秘色’,大家才知曉到底秘色瓷是什麼樣子,也證明了傳說並非傳說,乃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