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一十六章 小玉器


  真品依舊是真品,但是還是民窯的,大家爭議的點在這是哪一代的民窯。

  這個小賞瓶胎足近釉的地方有一個細小的鋸齒痕跡,雖然經過修整,但是還是能夠看得出來一點點刮胎的痕跡。

  有這一點基本就說明是純手工的物件兒,最起碼,不是工廠標準輪子批量轉出來的了,

  這個鋸齒痕跡也是乾隆後小件民窯瓷器的常具特徵,甚至官窯偶爾也有,因此這件器物,肯定是清代乾隆後的了。

  接下來就是研究祭藍的髮色。

  祭藍是官家祭祀器的高檔釉種,一般命帶早中期使用的是蘇料,回青料,呈現顏色為靛藍,就是藍色沉澱到有些發黑。

  明代晚期因為蘇料和高檔回青料資源緊張,清代開始從回青料裡邊提取出最頂級一種料,藍中泛紫,稱作“佛頭青”的釉料作為燒造祭藍的釉種。

  到了乾隆後期,國力下降,佛頭青料也少見於燒造器皿當中,胎料和色料都進一步變得粗糙。

  “這隻賞瓶的胎比較輕,說明是手工摶泥;”

  “釉色比較生硬呆板,不及乾隆前期純正,更難敵康雍時期清新澹雅。”

  見到老李的神色開始變得生硬呆板,周至笑道:“不過生硬呆板在這裡也不是貶義詞,因為這種生硬呆板,恰恰是清後晚期祭藍瓷器的特徵。”

  “因為到了同光以後,那樣的釉色只能稱作‘輕浮’了。”

  “配上底部的褐釉圈底,這是清中後期祭藍瓷器常有的特點,‘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也正正規規符合官樣……”最後周至說出了鑑定意見:“這件瓷器是真品,名稱應該叫做清道光官窯霽藍釉小賞瓶。”

  “是真的?能夠值多少錢?”老李一下從生硬呆板變得眉飛色舞。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如何關係價格……”這樣的東西在文玩玩家的口裡可以稱作“小精品”,但是這樣的小精品周至見得多了,的確沒如何上心過。

  反倒是老張將瓶子拿起來看了看:“你這品相差了一些,看這裡,胎這兒有衝口,還有一條雞爪,不過因為官祭藍釉色難得,我們收的話大致七百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