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藏者



周至不知道蘇東坡同樣評價過歐陽修的書法:“公用尖筆幹墨作方闊字,清眸豐頰,進退曄如。”

 

也不知道朱熹評價其書風是“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要是知道,怕是便不敢這般開玩笑了。

 

哪怕是這樣緊張嚴肅的時候,孫老都不禁給周至逗得一樂:“周同學,可別胡說,歐陽六一豈是那般人。”

 

“這還不一定就是真的歐陽六一呢。”周至笑道:“不過就算是託名之作,這兩道書法也實在是精妙。再看看後面……”

 

“如果是贗品,這膽子可就太大了。”費經理指著後面的那些題跋:“這平心老人和四常遊子不知道是誰,但是這太師魯國公蔡京寫得明明白白,還有這個‘天下一人’的花押和瘦金體書法,更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周至疑心更盛了,指著蔡京和宋徽宗的字:“那就更應該質疑了,搞出元祐黨人碑的昏君佞臣,和前頭這些人,可謂冰炭不同爐才對。”

 

“那也不一定。”孫老說道:“《宣和書譜》二十卷就是蔡京奉徽宗之命所定,該年譜不著撰者姓氏,所記書家近二百,上起漢、魏,下迄趙宋。”

 

“《四庫全書提要》雲:‘宋人之書。終於蔡京、蔡卞、米芾,殆即三人所定歟!’”

 

“《宣和書譜》,《宣和畫譜》,是研究宋代和以前書畫的重要資料。這昏君佞臣歸昏君佞臣,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歸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一碼是一碼。”

 

“平心老人是歐陽玄,歐陽修的兒子;四常遊子邁……”張老皺著眉頭:“倒是沒聽說過。”

 

“應該是蘇邁吧?”

 

“為何?”

 

“蘇邁是蘇軾的兒子,一生隨父,或者受父親的連累漂泊,說是遊子也不為過。”周至說道:“蘇邁做饒州德興縣縣尉是第一次赴任,蘇軾與他在湖口分別的時候送了他一方硯臺,硯底刻有銘文四句——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這四句可謂是為吏之要,後來蘇邁也未負父親的厚望,史載其‘文學優贍,政事精敏,鞭樸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後人仰之’。德興舊志將蘇邁列入名宦之列,當地人造了‘有蘇堂’,以示對他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