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講

 安宅英一搖頭:“明代龍紋壯碩有餘而靈動不足,之後的龍紋基本定型,直到道光才重新有“瘦龍”出現,然而那個時候的瘦龍,卻筋骨疲軟,乃是“病瘦”而非元代時期的“清健”,美感上甚至比明代還差了一層。” 

 “安宅品味”是國際收藏界津津樂道的,安宅英一的話一說完,在場眾人都是暗自點頭。 

 只有周至卻在心裡暗暗搖頭,安宅英一的鑑賞能力,比王老爺子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龍的形象一直在變化,元朝時候兇勐生動,到明朝洪武到永樂時期大致也差不多,直到宣德才開始變得粗狂威武,四肢和脖頸變得比以前粗實。 

 明中期以後,龍紋趨於精細纖秀,然而到了萬曆之後,又開始變得潦草羸弱。 

 清代龍紋的這個變化,也和明代類似,兩個朝代瓷器上的龍紋,竟然和國運的走勢暗自契合,這也不得不說是件神奇的事情。 

 所以安宅英一所謂的明代龍,其實是指的對明代宣德龍紋的印象。 

 而且安宅所說的龍,也是瓷器上最常見,大家最熟悉的“角龍”,其分析從美學上來講大體有道理,但是從龍紋的發展來看,和現在這個夔龍,並非一回事兒。 

 這些東西都是王老爺子在國博瓷器研究所跟周至拿著碎片仔細講過的,周至聽大家聊到現在,心情也從剛進門時候的小心忐忑,變得有些放鬆了起來。 

 這些都是國際知名的大收藏家,然而無論是剛才和自己抬槓的坂本五郎的,還是在東方收藏品黃金時代到來前表現貪婪的侯鍾晉,抑或現在講解有誤的安宅英一,都說明他們無論眼光心態還是水平學識,與周至認識的國內幾位真正的大師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一開始周至是將這些人和王老爺子,四表舅他們劃等號的,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嘛! 

 才想到這裡,就聽徐展堂搖頭苦笑:“關於瓷器上的龍紋還真不好區分,角龍好說,剩下的應龍,夔龍,螭龍,還真不大好辯別。” 

 “說起來還真是。”張宗憲說道:“這罐子上的龍我就是看不好,這才轉手給侄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