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五十七章 沒錢

 “不用給我貼金了,啟嚴兄乃港島好古博雅之士,猶嗜法書及碑帖拓本,鑑別之精,收藏之富,海內海外,蓋無出其右者。” 

 周至不禁暗自咋舌,啟老爺子幾乎敢說是國內法書碑帖第一人了,他都服氣,可見這位李老頭的收藏是多麼的了不得。 

 “胡部長,你提到這個《淳化閣帖》。”周至現在知道成親王《臨淳化閣帖》和畢士安《淳化閣祖刻本》的厲害了,問道:“是藏家要出手嗎?” 

 “我們也是剛剛才得知消息。”胡部長說道:“島國的安宅英一正在聯繫李公,他們想要購入這兩本法帖。” 

 “島國?” 

 “安宅英一是島國的大收藏家,對我們的文物,尤其是瓷器,那是最重視的。”王老爺子說道。 

 “其實島國人對我國文物精品是非常珍愛的,當年蘇軾的《寒食帖》在東京,大轟炸的時候他們還關心其安危,甚至有“東京燒了就燒了,《寒食帖》留下就好”的說法。” 

 老爺子當年是國家文物追索委員會成員,為了《寒食帖》的迴歸奔走於各地,很是下了不少的力氣。 

 “除了島國的人,還有米國的大收藏家安思遠,也對這兩份法帖也很感興趣。” 

 “安思遠?”啟老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這下就麻煩了。” 

 “這是美籍華人?”周至問道。 

 “不是。”王老爺子搖頭:“他就是個純粹的米國人,母親是歌唱家,父親是牙科權威。他從十四歲被我國旅居米國的大書畫家,也是學者和收藏家的王方宇帶入門庭,從此一輩子對中國藝術品痴迷。” 

 “他從收集郵票開始,逐漸進展到收藏鼻菸壺,一九六零年開辦高德畫廊經營古董生意,逐漸成為成為最具權威的國際亞洲藝術古董商。” 

 “安宅英一喜歡的是瓷器,法帖可能是偶然性的想要購入,而安思遠,那可是中國書法作品收藏大家,不光古代,就連近現代畫家書法家的作品都收。” 

 啟老說道:“所以他要是看上了兩套法帖,可比那島國人看上了,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