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一十二章 做飯

比如周至心目中古人寫安樂山最好的一首詩,宋人魯交的“苔徑傍巖斜,林間是道家。夜潭魚戲月,春地鹿眠花。”堪稱神品,可惜原碑已經蔓沒無存了。赬

“樂山”二字下,就是清代貢生戴映奎九十歲遊山所作的“少岷高處出蒙泉,不染塵氛自有天。擬向山靈分一酌,試將清白比心田。”

詩也是好詩,就是處境岌岌可危。

周至感覺自己又有事情幹了,起碼得將全山的石刻拓印下來保存,將來文化館要重塑碑崖的時候,好歹有個參照。

這些東西都是周至感興趣的,隨著一路下山,周至就跟身邊的小夥伴們介紹這些石刻文字的來龍去脈,和創作者的身份背景,聽得隨行的大叔都嘖嘖稱奇。

這位可比咱山民還要土著啊!

來到山腳,有一處土臺,邊上一條小路,朝裡邊走不遠,就是著名的一碗水。

這是一處山崖,泉水從崖下緩緩滲出,注滿了崖底一個小石坑。赬

泉水清冽甘甜,遊人到此,就該“擬向山靈分一酌,試將清白比心田”了。

這裡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許由瓢”。

許由是著名隱士,堯帝想要將天下交給他,他認為這話髒了自己耳朵,跑去河邊洗耳朵。

結果被另一個隱士樊堅看到了,問他:“你耳朵髒了嗎?”

許由便把堯告訴他的話說了。

樊堅但是正在飲牛,聽了這話就牽著牛離開了,恥於讓牛在許由洗耳朵的下游飲水。

“許由瓢”的意思,就是這水乾淨得只有許由那樣的隱士才配喝。赬

周至一邊給大家講故事,一邊用粽葉將泉水引出來給大家灌水壺。衛非聽完故事就非常不服:“多給我灌點,憑什麼就許由才配喝?他一輩子當隱士,說明能力沒有經過考驗,憑什麼上來就認為他可以做九州牧?我看他就是假清高,知道自己無法勝任才擺出來這般模樣!”

周至不由得有些無語:“古代傳說你要較真就沒意思了,這個故事成立的前提,就是許由的確有得天下的機會和能力而不為,頌揚的是一種保持真我,不為外部利益所誘惑的情操。你要專究合理性,這故事就沒法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