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公平


  精彩的不光是菜品,而是那些菜品背後的歷史典故和人文價值。

  比如在講“豆花”一道菜的時候,內容就講到了豆腐的發明人到底是誰的故事。

  其實豆腐的發明者有很多傳說,分別有樂毅、劉長(甕春)、劉安、王莽、關羽等說法,而以劉安發明說最廣為人知的原因,乃是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始自淮南王”。

  但是光西漢的淮南王其實也老多,分別是英布、劉長、劉喜、劉安。

  這四人當中,最有可能發明豆腐的人應該是劉長跟劉安了。

  劉安這個人也算是一個奇人,他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了著名的《淮南子》一書。正是因為劉安的奇人奇事,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豆腐是劉安在山上煉丹時,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

  這種觀點也是豆腐誕生的主流觀點。

  但是周至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問題,並且講述了另一個故事。

  問題就是:劉長劉安貴為諸侯,還需要諸事親力親為嗎?

  故事就是蜀中郫都甕夫人的故事。

  各個行業的人會將本業“開業祖師”加以供奉,這種行為相沿成習,世代不絕。比如說建築行業會將魯班供奉起來,中醫藥行業會供奉神農氏等等。

  在郫都,豆腐從業者供奉的“開業祖師”,名字叫“甕夫人”。

  這個翁夫人到底是誰呢?得從淮南王的事蹟裡邊去尋找。

  根據《前漢記》卷七之《前漢孝文皇帝紀》記載:“六年冬……十一月,淮南王長,謀反發覺,徒蜀郡,道死於雍,謐曰厲。”

  這個蜀郡雍地在哪兒呢?郫都花園鎮。

  當年的淮南王是劉長,因為意圖謀反,被漢文帝貶到了四川,在雍迎娶了甕夫人,史載“迎聚郫人甕氏女為夫人”。

  接下來就轉入地方史志,根據記載,劉長去世後,這位甕夫人便一直為劉長守靈,去世後則羽化登仙。

  神奇的人物背後必定有神奇的故事,相傳甕夫人為劉長守墓期間,日日勤於祭掃、上供。後年事漸高,牙齒松落,只能用石磨將黃豆磨成豆漿,煮熟後飲用。

  有一次上供之時,不小心把蔬菜裡面的湯汁撒到了豆漿當中,很快豆漿競因此凝結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