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章 真品


  一番講解下來,所有人都是連連點頭,李鑑宸特別高興,笑道:“今天可謂長了學問了。”

  安宅英一甚至對周至微微鞠了一躬:“之前我也認為中國對自身文化和文物保護研究不夠,今日聽周桑講解之後,發現是自己的誤解。周桑,受教了!”

  楊永德說道:“原來瓷器上的夔龍、應龍和螭龍,和古籍上的三種龍都是不一樣的,我就說怎麼回事兒,原來問題在這裡!”

  結果徐展堂的問題又來了:“既然和古籍記載不一樣,那國內的專家們又是如何制定出鑑定標準的呢?”

  周至解釋道:“這就是我們剛剛所討論的,文物和所在地,和所在地典籍的完整關係的重要性。”

  “比如我們可以從清宮的造辦處活計檔裡查到類似的記錄,某年月日,修飭某宮,補繕某廊夔龍紋幾處的字樣,然後去那處地方考察,便能夠得知,用在門廊上的夔龍紋是什麼造辦樣式。”

  “同樣的,故宮博物院的瓷器,雖然混亂散失了不少,但是很多存貨,其入宮時間,出入庫記錄,在各宮各房的流轉記錄,這些都是有詳盡的記載的,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記錄,參考瓷器的收藏地,將記錄上對瓷器紋樣的描述,和實際瓷器的紋樣對應起來。”

  “首都故宮藏品如今也有近一百八十萬件,這樣有詳細歸檔記錄的藏品還是很多的,這也是故宮博物院瓷器研究所一個重要的研究分支。”

  “龍紋是瓷器上非常重要的紋樣,現在的故宮與國博,在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的透徹了。”

  徐展堂聽得連連點頭:“原來如此,的確如此,之前小友說的文物離境信息損失的概念,我這下就更清楚了。”

  張宗憲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所以這件大罐,周小友以為是本朝款的嗎?”

  周至笑道:“其實關於這件瓷器的胎質、釉料、造型、底足、輔助裝飾、火石紅等方面,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都應該知道沒有毛病。”

  “唯一的爭議,就在這罕見的夔龍紋樣上是吧?”

  眾人都是點頭。

  周至繼續說道:“在得到海通的鑑定委託之後,我也特意關注了這個方面,請教了一些高人。”

  “他們見過這種紋樣的大罐?”張宗憲驚訝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