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五章 塵事如潮人如水


  這事兒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港島的經濟在大基本面上來講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如今的局面,其實更多是人為造成的。

  這裡邊既有一些勢力的陰謀,也有普通民眾對未來的擔憂。

  然而在某些格局開闊思路明確的大老眼中,這樣的動盪,反而醞釀著機會。

  但是這樣的大勢,卻又不是簡簡單單的個別人能夠扭轉得過來的,必須依賴另一股大勢。

  就如黃沾說的,“塵事如潮人如水”,然而在每一次潮來潮往當中,總有沉淪深淵的水,也有成為浪尖的水。

  很明顯的感覺,李啟嚴,大概率是想做這一波的浪尖。

  或者說幾個浪尖之一。

  要得到助力,就得讓別人看清楚自己的態度,那麼如何表這個態,也同樣需要機會。

  而現在關於《淳化閣帖》的歸屬問題,不得不說就是個相當不錯的機會。

  當然,這一切都有個前提,那就是周至的推測的確就是李啟嚴的想法才行。

  無論如何,經過這番分析之後,王主任和周至都感覺有了一絲曙光,至少在面對安思遠和安宅英一的競爭時,不再是一點籌碼都沒有。

  第二天一早,李樂海再次開車前來,將王立梅和周至接到了山上。

  太平山其實分了三個區,山腳就是著名的中環,其實還有一個上環;而山腰部分被稱作“半山區”,分佈著一些高尚住宅;山頂則是富有的成功人士和外籍人士居住的豪宅。

  這裡可以俯瞰港島和維多利亞灣,如果說維多利亞灣是一頂皇冠的話,港島和九龍就如兩顆皇冠上的明珠。

  用現代話講,這裡就是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用老話講,這裡就是港島的“龍脈”,藏風聚氣的堪輿寶地,風水絕佳。

  然而現在整個維多利亞灣的地價走勢,看得都讓人心裡毛焦。

  半山以上的地區,在殖民時代是類似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那種。

  第一個住進這裡的人,姓何,當時港英政府要授予他爵士的頭銜,他拒絕了,要求住進太平山。

  最終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港英政府鑑於他的突出貢獻,答應了他的這個請求,並且依然授予他爵士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