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一十九章 自帶炊具


“謝謝老爺子!”周至樂得眉開眼笑,這東西雖然不值錢,在懂得欣賞的人眼裡,卻也是到了頂的工藝品,加上有今天這樣的故事,的確值得收藏。

 
拖著拖著自己的東西在門口等了一會兒,老爺子居然推著個自行車出來了,自行車後面還掛著鍋瓢碗鏟之類的東西,叮咣亂響。

 
腰上帶繫上了圍裙,兩胳膊還戴上了袖套。

 
周至看得目瞪口呆之際,又見老爺子摸出一張白紙,貼在了小院兒大門之上。

 
老爺子本身就是書法大家,老時間正統楷法淫浸出來的,筆筆都見章法,卻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貌,大體是脫體於歐陽詢,同時有充分吸收了二王的氣質,還能夠看出受到了清代大書法家,乾隆書法老師梁詩正的影響。

 
這一點和啟功很相似,兩人的書法裡邊可以看到很多相似之處。

 
紙上寫的卻是一首小詩:

 
蜀都小友至京師,

 
聞見才情四座知。

 
相邀共敘綿堂第,

 
罄酒文君未可遲。

 
這詩很直白,只在最後用了一個典故,把自家夫人比喻成沽酒的文君。

 
罄酒就是酒沒了,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指文君賣完了酒,當然就是比喻的夫人下班。

 
二指自己這頭酒喝完了,拜託文君趕緊送一些過來。

 
不管從哪一層理解,最後一句的意思都是在說:夫人你下班回來也到綿堂宅子裡來和大家相聚,不要太遲哦。

 
至於到底是哪一層意思,得和老爺子相處多年的夫人才有默契了。

 
這般雅趣得有雅人才能懂,周至這一刻感覺這老兩口的感情生活一定非常融洽。

 
同時也對老爺子佩服莫名,隨手一來都是詩詞法書,這叫“是真名士自風流”。

 
不過周至又對老爺子自行車後邊的零碎感到好奇,哪有上門做客還自帶炊具的。

 
也不敢問,生怕得罪人,心癢難耐。

 
倒是馬維度跟周至解釋,原來老爺子美食行家真不是吹的,真饕餮,不光各大菜系都喜歡,好些菜品都能夠製作,還能夠研發。

 
和老爺子交情甚密的汪曾祺,黃永玉,啟功等人,最喜歡的就是老爺子的飯菜,除了汪夫人的手藝,老爺子也看不上別家的,經常就被朋友們要求自己做,一來二去的甚至就養出了去別人家帶上炊具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