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六章 哥釉


  周至指著那口箱子說道:“我看二哥志不在此,不然就不會放棄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現在有老爺子你看著倒是無所謂,等到將來……要來上幾次打眼,傾家蕩產都有可能啊。”

  劉三爺驚了一下,顯然他自己之前都沒有想那麼多。

  瓷器裡邊還有個嘉慶朝的“百花不落地”小觀音瓶,所謂百花不落地,又稱“萬花錦”,“百花不露”,是將粉彩與金彩結合,用各色花朵將瓷器表面填滿,不露出瓷底的釉上彩表現手法,

  這種紋飾多在瓷器中心部位做繪出牡丹等大朵紋樣,並在周圍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牽牛花等等各種小花作為陪襯,輔紋精細,令整個畫面覆蓋整個瓷器之上,象徵著百花呈瑞的好兆頭。

  花之形狀、大小、正側,各盡其致,繁密之極。

  雖然說是“百花不落地”,但是在邊緣地方依舊能夠見到有黑地或者白地露出,其中以黑地最為珍貴。

  這個題材始造於雍正,興盛於乾隆、完美於嘉慶。

  清代著名鑑藏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有述:“嘉慶……佳品不多,惟萬花瓷品俗名百花,到底以此時為佳耳。”

  較之乾隆朝,嘉慶時期的“萬花錦”,除了繼承前朝的精細規整之外,還特別注意克服了乾隆時期的堆砌繁縟,重新趨於疏朗簡約,在不失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同時,又透出幾分清逸雅緻、靈秀,屬於嘉慶朝不多不俗的精品瓷器。

  不過在審美更崇尚宋風的周至眼裡,“百花不落地”這樣的藝術形式不是他的菜,欣賞完後就交還給了費經理,沒有下手的慾望。

  反倒是一個更小的哥釉魚簍尊,引來了周至的興趣。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據史料記載,浙江龍泉南宋時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為業,各主一窯,兄所主之窯名哥窯,弟窯亦稱龍泉窯。

  哥釉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其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

  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