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八十章 理想主義


乾爹樂呵呵地看著周至忙活,最後才一錘定音:“添三瓶老窖特曲,算我的。”

 
最後要去蜀大拜望的人就是乾爹,周至,江舒意,池薛荔,劉副主任。

 
剩下的人就自行安排,劉副主任交代說的,去景點或者吃飯什麼的,把門票留好,到時候給他報賬就行。

 
小雷和老鄢可高興了,因為這倆是司機,現在吳局周至他們不用車,這桑塔納就可以自用,而且油錢停車費都可以報銷。

 
對於司機來說,沒有比免費加滿油箱更爽的事兒了。

 
小雷已經跟老鄢使上了眼色,他是蜀都老司機,準備找戰友搞點油票,到時候可以兩頭報。

 
這些都是這個年代特有的薅單位羊毛的小伎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一般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能夠做到“票據正確”,單位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如今的蜀都一點不堵車,路上跑著的除了一些單位車輛,私家車其實也不少。

 
新款的紅色夏利和奧拓的士反倒成了風景線,而更加寬敞的富康和桑塔納,現在還屬於中產消費,更古怪的是再高一級的尼桑、馬自達、福特,因為消費太高,被市場說拋棄。

 
尤其是奧拓,五塊起步每公里五毛,就連周至都打得起。

 
經濟改革到現在已經近十年,蜀都也多了一批先富起來的人,他們一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穿著西服、卡克、皮夾克,髮型處理得很精緻,漿著香得刺鼻的定發摩斯,手上一定有一塊梅花、歐米伽,最次都得是西鐵城的高檔手錶,不過很少會去看上一眼。

 
這些人裡有不少開起了私家車,有些還相當的高級,之前作為高級出租車的那些品牌——尼桑、馬自達、福特……現在成了這些人的座駕。

 
現在的一環路還是雙向四車道,不過汽車道雖然狹窄,自行車道卻留得很寬,兩側自行車道加上綠化帶,寬度和汽車道的寬度都差不多了。

 
周至還是第一次注意到這個現象,不由得給城市的設計者悄悄點了個贊。

 
文化廳的紅旗轎車和省電視臺的豐田越野一前一後,從蜀大西門進入校園。

 
假期裡的蜀大校園非常安靜,如今的蜀都大學還沒有後世那般與華西、科大合併之後的磅礴氣勢,對新中國大學建設影響深遠的211工程,即首批“重點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在去年的最後一天,才通過設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