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一章 南昌故郡

於是周至又採用從四表舅那裡學來的吟嘯之學,以及西南非遺中的民歌腔,減降用之於日常話語的口氣,最終得到了一門能夠如古人閒談一般的“方言”。

所以周至大概是如今能夠用古音說話,還能夠說得委婉動聽的唯一一人,辜幼文就特別喜歡這口,而辜開來則要求周至沒事兒就讀《全唐詩》,《全宋詞》並且錄音保存,以備將來使用。

李啟嚴不僅是大富商,大收藏家,本身還是大學者,對古代文化研究也極深,因此周至用古語朗誦詩歌,李啟嚴一聽就知道其中價值。



周至這才對李啟嚴施禮:“李公你好,剛剛見到兩位大才子太驚喜了,失了禮數,您老別見怪。”

李啟嚴笑著擺手:“他二位和蔡公查公,號稱港島四大才子,連我都得敬著,何來見怪?”

說完給周至端了一杯茶:“平生最愛《滕王閣序》,肘子你什麼時候讀給我聽聽如何?”

《滕王閣序》的確是好文章,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張嘴就來,不說別的,在座的哪怕學富五車,也不敢說自己背得全,因此李啟嚴以己度人,只求周至有時間讀給他聽聽就好。

周至微微一笑:“《滕王閣序》我也喜歡,剛好能背,那就趁還沒開席,我便用《切韻》的音律,背給李公聽聽?”

“好!”在座的都是文化人,對此非常有興趣,全都鼓起掌來。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周至曾經試著給小夥伴們用古音朗誦詩詞,不過大家除了覺得聲音還算好聽外,更多是感覺新奇和滑稽。

因為古音和今音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然而今天卻不一樣,在粵語這個最接近古音的大環境當中,周至的吟誦就讓在座的港島諸位文人產生了一種“熟悉的陌生感”。

大多數文字的發音絕類粵語,然而其中又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大體相近卻又有細微的差異,尤其是和粵語幾乎全部平直的發聲不同,周至的發聲裡有不少類似如今北方發聲的捲舌甚至彈舌,但是韻調卻基本貼近粵語用的韻調。

同一首歌,同樣的語言同樣音調,有些人唱得就好聽,有些人唱得就不好聽,這個道理用到朗誦上也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