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二十八章 鳳首壺



            

            

            周至的專業是瓷器和書畫,書畫這裡沒有,因此就只剩下瓷器。

而馬爺吃得比他要雜,銅器琺琅玉器瓷器一樣不落,而喬老爺寧願跟著馬爺,這樣收穫的知識更多,因此周至和倆人很快也分開了。

一路欣賞,鑑定,和標牌上的銘文對照,體會心得,這樣的感覺就和寫文章一樣,是非常舒暢的。

走著走著,當走過一件器物的時候,那種舒暢的感覺消失了。

那件器物就在蜀都工美送來的花孤旁邊,標牌上寫的是“明彷唐三彩鳳首執壺”,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贛省文物總店”。

鳳首壺和皮囊壺,是中國瓷器史上兩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皮囊壺雖然是瓷器,但是忠實復原了遊牧民族常用的皮囊,造型充滿異族風情,分作有柄和無柄兩種,有柄的,柄在頂部,無柄的,頂部會有兩個豎立的帶圓孔裝飾物,用於穿結皮繩。

而鳳首壺同樣是受西域國家的影響,其造型和紋飾主要是來自波斯薩珊和粟特人使用的金屬器,來到中土之後,又逐漸發生了一些演化。

這是一種造型非常奇特的瓷器,大圈足,深凹,直如一件倒扣的碗,僅這一點就能夠看出其受異族銅器的影響。

圈足上是一個垂梨形的瓶腹,往上開始如梨子一樣變小成瓶口。

瓶口處會用捏塑,鐵模,凋刻等手法,塑造出一個生動的鳳頭,鳳冠構成灌水的瓶口,下彎的鳳嘴作為出水的開口,鳳頭腦後會有兩條線條優美的長羽裝飾連接到壺身,裝飾的同時還能夠作為把手使用。

這樣獨特的造型,被唐人直接稱作“胡瓶”,在很多詩歌中都出現過。

很快這個造型就被中原文明吸收後廣為流傳,然後與漢地另一種壺型——“天雞壺”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造型。

胡瓶的的鳳首在瓶口處,整體還是一個細頸瓶子的造型,只是瓶口處理成鳳頭造型。

而天雞壺則是正經的壺型,入水口和出水口是各自獨立於壺身的,兩者相距較遠,更類似後世大家熟悉的茶壺造型,只是將壺嘴處理成了雞頭的形狀。

兩相結合,就形成了新的鳳嘴壺造型。

第三種造型,是和宋代的長嘴直壺相結合,在原始鳳嘴壺的腹側引出一個執壺的細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