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八十五章 贈禮



            

            

            不過這事兒不好當著所有人的面在餐桌上細解釋,直到吃過飯,江武讓唐琪池薛荔先送徐慧和張蔚然回家,自己則和周至走進江路的書桌,詳細解釋這場危機的前後因果,以及這場風波即將抵達的時間節點和到時候應該採取的詳細操作。

江路畢竟是提舉一方局面的大人物,聽完之後就明白了:“也就是說只要處置及時,我們不但可以躲過這次危機,還能夠獲利不少?”

“是的。”江武說道:“至少現在出手,前期的投資還是收益不菲的。”

“但是不知道到時候……唉,該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如果想要因為幫助別人,而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那是不智之舉。”周至對江武和江路說道:“除了連帶著讓自己一同遭殃以外,對大局也無法產生任何幫助。”

“哦?”江路有些疑惑:“肘子你不是試圖安慰我們吧?”

“不是。”周至說道:“華夏文明的傳統其實一直都是這樣的,講求依靠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寄託於神學來解決問題。”

“是,人定勝天嘛。”江路笑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與天鬥,其樂無窮。”

“但是華夏文明的傳統,同樣講求一個能力和責任的平衡。”

“哦?說說看。”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指導其一生的行動綱領,大約就是‘修齊治平’四個字,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但是不能好高騖遠,所謂身不修,無以齊家,家不齊,無以治國。”

“因此鮑叔牙在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的時候,齊桓公對管仲的能力提出了質疑,說管仲曾經在戰場上逃跑過。”

“鮑叔牙解釋當時管仲當時在戰場上逃跑,是因為家中還有父母需要奉養的緣故。”

“也就是說,管仲在當時身上承擔的責任已經遠遠高出了他的顧慮,因此他即便是上了戰場,也只能當一個逃兵。”

“因此《三字經》上也說‘首孝悌,次謹信’,即便是最基礎的‘修身’,也得先從最容易做到的開始做起,漸漸提升的。”

“大伯和武哥,本質上都是軍人,搞經濟本身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本來就不是專業人士,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料理清楚自己手裡的一攤子,從容脫身甚至為單位賺取應得的利益,已經非常的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