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中華書局



            

            

            “市場北門邊有幾個舊書攤子,好多這些東西。”徐慧說道:“舒意說你肯定會喜歡,將書名都抄了下來,讓老闆整理到了一處。”

“舒意,謝謝。”周至樂得眉開眼笑:“一會兒吃完,我們去把那幾家舊書攤子給抄了!”

“你也不問問多少錢?”徐慧好奇。

“三毛一本,不論厚薄。”江舒意立刻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舒意!”徐慧這下不依了:“說好的敲他竹槓的!”

江舒意放下快子,又從包包裡取出一份很老的牛皮紙封面的紙本子:“還有這個,好像是手抄本,內容似乎都是你研究的那些學問,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先從老闆那裡買了一本。”

“這本也是三毛?”周至笑道。

“一毛。”江舒意說道:“比廢紙貴一倍。”

這本子差不多一斤重,一毛一斤,真就比現在的廢紙貴一倍。

將本子翻開,周至就笑不出來了。

入眼第一段話就是:

通檢《廣韻》,有四十六字頭應用《周易》或說明《周易》情況,部分保存了唐宋《周易》之面貌,《廣韻》及《校本》言“縻,系也,有縻爵,《易》做靡。”

按:今本《易》中孚卦九二爻,辭作“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王弼注:“我有好爵,與物散之”。

《釋文》雲:“靡,本又作糜,散也。”

韓詩云:共也。

《埤蒼》作縻,雲,散也。

《說文》曰:縻,牛轡也。糜,糝也。靡,披靡也。

《古今韻會舉要》:“縻,系也,通作靡。”

《淮南子》:“靡勿釋,牛車絕轔”。此蓋為“縻”之假字。

《漢書》:“其狀似爵,以縻爵祿。”

《史記司馬相如》:“羈縻勿絕”。

《漢書匈奴》作“羈靡”。

究之根本,據《廣韻》,今本《易》之“靡”,或本當作“縻”。

這是一段筆記,鋼筆書寫,字跡工整,筆記的內容是考證《易經》當中一個“靡”字,在今本和古本中的差異。

短短一段考證,筆者引用了十二部古文經典來論述自己的發現,最終根據《易經》的文意,推論其本字應該是“縻”,而今文中的“靡”,當是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