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七十章 戲曲故事青花瓷


  “是嗎?”老柴笑道:“回頭好好求求孫老去。”

  “你們倒是開心了,我這兒還沒著落呢。”三人裡邊唯一還空著手的老李說道:“今天趁肘子在,無論如何要淘個啥物件兒出來。”

  “咦?”說話間周至的眼光已經落到了一個攤子上頭,那攤子上邊幾乎都是各種各樣青花瓷器,裡邊絕大多數都是民國和建國後的瓷器,但是有幾件看著卻有些特殊。

  胎體厚實粗糙,說明胎土淘煉不精,和周圍那些青花瓷器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圈口處有一圈黃釉,還有就是圖桉畫得算是比較精美,而且一看就是戲曲故事。

  其中兩件品相最好的當叫做“筒瓶”,器型有微收的瓶口,介於立柱和瓶子之間,線條並不如何優美委婉,胎工與畫工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

  等到將瓶底翻過來,就更能看出胎土的粗糙,甚至連像樣的底款都沒有,是幾個張狂的澹墨寫的字——甲戌春孟,少龜堂造用。

  “切,晚清民窯的東西。”老王看了一眼底款,嗤之以鼻。

  再翻看了另一個瓶子,同樣沒有年號款,只有一個字“雅”。

  “老闆,這倆咋賣?”

  “一個三百您拿走。”老闆說道:“您看這畫工就不簡單,就算是民窯的東西,比清三代官窯畫工不差吧?”

  “畫工尚可,青花也帶層次,但是這胎實在是拉胯,還有圈口一圈黃釉,不倫不類,您這些物件兒都在哪兒淘的?”

  “我這些東西來得可不容易,是淘一處宅子淘得的,底款雖然是墨寫的,但是字也寫得不錯,嗯……民窯精品,絕對的精品。”

  “老闆你話吹大了,就你這樣的還叫精品?”老柴把自己的盒子打開,露出裡邊倆盤子:“給你看看啥叫精品,看見沒?小康官窯!這才叫精品!”

  顯擺之心一起,還將盤子反過來給人家看底款:“瞧見沒?有這個才敢開價,你款底都沒有,就是典型民窯,畫工再精也沒用。”

  老闆都被懟得沒脾氣了:“那你們還個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