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議

 “你對荊浩很熟?”袁所長詫異:“他不就一副《匡廬圖》傳世嗎?現在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啊?哦是的,”周至哪裡敢說自己手裡捏著四表舅修復好的荊浩《蜀山圖》,沒事兒就翻出來細看,對荊浩很熟悉:“我家裡有臺北故宮珍寶書畫卷的高清畫報,工美商場費經理送我的。”


 “肘子說的倒是賞這畫的關鍵所在,其實關於這幅畫啊,之前還有過諸般爭議。”蔣主任說道。


 “這幅畫還能又爭議?”周至有些訝異地指著畫卷前後長長的題跋,還有沉周的題詩:“這麼長的傳承記錄,外加如此精到的書法……”


 接著不住搖頭:“不會,絕不會是彷品。”


 “你不是說你對沉周不熟,怎麼還對他的書法有研究?”袁所長問道。


 “我對他不熟,不過我對黃庭堅比較熟。”周至說道:“畫上這書法很明顯是脫法於黃山谷,能夠寫到這般造詣,就不是一般人彷得出來的。”


 周至手裡有黃庭堅題刻東坡詞的山水田黃大印,上面蘇東坡的詞作是黃庭堅的書法,周至對之愛不釋手,時時把玩。


 而且黃庭堅在蠻州做過官,還到夾川遊覽過安樂山,還留下了過詩作,因此周至也還愛屋及烏地收集了黃庭堅的書法,對黃庭堅的書法是熟悉得不能再熟了。


 蔣主任也是書法家,笑著點頭:“肘子說得還真不錯,沉週年輕時候受臺閣書風的影響很大,中年以後繪畫上追崇元四家,書法上取法北宋蘇黃米三家,直到五十四歲之後,方才專攻黃氏,並在數年後完成了對書風的突破轉變,《明史》上就記載說‘字彷黃庭堅’,與其同時代的書家王鏊亦稱:‘書法涪翁,遒勁奇倔。’”


 “是有些區別,黃庭堅的‘蕩漿筆法’,到了沉周手上,少了些恣肆,多了些含蓄。”周至評價道:“然而那股子生髮之氣一點沒少,反倒壓了起來,就好像被石頭壓住的小草,更多了一股子彈性和即將噴發的生命力。”


 “這樣的書法,能彷得出來的人,也沒必要去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