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印泥

    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

    但是和官哥窯口不同的是,這些稀疏的氣泡嵌在釉層的中、下方,蘊藏在釉層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氣泡,甚至從釉面上難以透見。

    而官哥瓷器的氣泡很明顯清晰,而且時常溢出到瓷器表面形成“棕眼”,而汝窯是“汁中棕眼,隱入蟹爪”,不但與同代瓷器具備了很大的區別,而且造成了歷代仿品難以複製的絕高難度。

    這也是瑪瑙釉才有的特殊現象,因為瑪瑙的粘度很強,以致釉內與胎體中的空氣,在燒製過程中無法正常溢出,較多的被封閉在釉的下層,又因為玻化感不夠強,讓這些氣泡若隱若現雜夾在冰裂紋理當中,這就又讓瓷器多了一層神秘的美感。

    “青如天,面如玉,寥若晨星,紋如蟬翼。”周至到現在已經有了極大的把握:“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老曾經說過:‘汝窯釉色最難仿,比定、鈞、耀等窯難度大的多,因此傳世製品,根本無亂真之作。’”

    “所以這就是一件南宋汝窯。”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鑑別特徵,就是器具上的“寶光”。

    這是老瓷器的年代特徵,行話裡邊叫做“寶光內斂”。

    所謂瓷器,其實就是陶器外邊包裹上一層玻璃釉作為保護和裝飾,大大提升陶器的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

    剛出窯的瓷器,這層玻璃釉通透明亮,光潔異常,但在文玩界看來這就是東西不老的標誌,因此這時候的釉面反光,被稱為“賊光”。

    在長年的使用和陳列中,瓷器的表面也會出現輕微的風化,導致瓷器釉色出現光亮漸漸隱沒,瓷器愈加瀾澤的“年代感”。

    行話裡邊就是“走賊”,賊光走掉了,變成“寶光”,瓷器也變成了真正不菲的古董。

    因此後世瓷器造假,拋掉賊光也是一個必然的套路,手法也就那幾樣,物理的就是拋磨,化學的就是酸洗。

    然而這兩種手法只好騙外行,因為真正的老瓷器,在底胎,口沿,挺肚,凹腹……不同的部位,其風化程度是不一樣的。

    而磨砂造假,一般會留下規整的磨痕,且深淺程度基本一致,與自然留下的散亂磨痕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