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二章 故事

    岳珂的跋文是一段文字和一首詩。

    “予癸己在京口,因郡中元夕張燈,偶閱國史。

    靖康丙午正月十五日辛己,右陵南巡,駐蹕是郡。二月二十三日己未,始還京師,凡居郡三十有八。

    茲聞簫鼓,感舊興嘆,不勝潸然,因涉筆以記大略。

    而僧有衝希者,乃攜以示正倫,彼謂予諷己,遂架大怨,迄興妄獄。

    聖明察知其冤予,復將指前漫盡白。

    因悼正倫之歿,閔其左計,亮其初心,附昔所作詩於後:

    駕軺老子久婆娑,從聽笙歌擁綺羅。

    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

    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我。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

    這裡記錄了一樁公桉。

    紹定六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岳珂門生鎮江郡守韓正倫在京口張燈,邀請岳珂觀燈。

    岳珂應景作詩,韓正倫一見大驚失色,“遂架大怨,迄興妄獄”,轉頭就向朝廷告發了岳珂,請治岳珂重罪。

    紹定六年冬,岳珂被罷官,回到廬山,其間撰《金佗續編》三十卷。

    直到嘉熙二年,岳珂才被重新起用,官至戶部侍郎。

    這時候韓正倫已經死了,岳珂在跋文裡寫了這件事情的始末,最後說我哀悼他早亡,憐憫他用茬了心思,也原諒他無謂的初心,並將那首詩記錄在此。

    但是特別有意思的,是韓正倫真的告發錯了嗎?完全不見得。

    這首詩歌裡用到的典故太多,一般人看不懂,需要分析一下。

    第一句裡的“駕軺”,是君王迎接徵召的賢才,而派出的專車,可是後面卻用老子來比喻這位賢才,就是暗諷這位賢才做官之後“無為而治”。

    其實就是無所作為。

    無所作為就算了,到後面更是“聽笙歌,擁綺羅”,擺明了同流合汙。

    說的就是韓正倫。

    頸聯在質問自己的門生——國家現在是可以安逸的時候嗎?很明顯不是。

    “西涼如意”是一個典故,出自《集異記》,故事是講唐玄宗一日觀燈,覺得很好看,便請了一個道士來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