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六十五章 公屋

    何大勇這一年的收成在老媽心裡頭清楚得很,遊戲機那裡漸漸進入了正常營收階段,一天也有幾十塊,錄像廳兩塊一場,一場基本就是二十塊的收成,從下午開始放到晚上十一點半,一天下來卻是一百塊的收成怎麼都是能夠保證的。

    當然這和肘子會挑片兒有關,據說好些片子都是從廣州拉來,連蠻州城裡都沒有,周邊城郊鄉鎮甚至外縣來翻錄的都有,加上這些收益,一個月下來就是四五千。

    其中要交給文化館一千五的“保護費”,錄影播放歸文化口,是要經過批准的,這是周至給乾爹的文化館和大勇哥的未來尋找的“雙贏”項目。

    這個動作必須要快,電視機也就能夠再撐一兩年的時間,馬上就要開始重大升級轉型。

    剩下的每個月三四千裡,肘子和何大勇對半分,也就是說大勇現在每個月能夠拿到兩千左右,有了錢成天就跟著那幫青皮喝酒下館子,讓老媽看得焦心。

    其實最近有小娟姐管束著,大勇哥算是收斂了不少,錄像廳業務歸了不打不相識,新近投靠上關係的夏自立和他的姐姐夏依人,以及夏依人的男友,周至都不大認識的那個被大家喊作“四兒”的青皮在管。

    他們本來就是棗陵橋這一帶的土著,基本沒人敢在錄像廳鬧事兒;

    遊戲廳還是趙三和一幫原來的自來水廠老青工在管,趙三喜歡給十幾歲小青皮們當老大,那裡是問題青少年扎堆的地方;

    其實大勇哥也不是沒有想法的人,前段時間還跟孫大毛商量,想著是不是整幾輛三輪車,找幾個罐頭廠下崗的青工,跑跑城裡的運輸。

    不過在老媽眼裡除了劉娟一個,大勇哥結交的那幫子,統一的名稱叫做“狐朋狗友”,而大勇哥自己,就是標準的“財不配德”,天天花錢如流水。

    因此現在有能夠讓大勇哥這些“過路錢財”固化下來的機會,那是堅決不能放過,老媽就一個想法——總比做了喂那群狐朋狗友的肉包子強!

    於是老媽就開始嘀咕上了:“房管、街道、公安,都該找哪些人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