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二十三章 編輯

    之前吳家只有地沒大院,那大院就是吳靈弼寄錢回來修的。

    而他自己學業也不耽誤,成了當時世界知名的建築權威,國府顧問。

    老爺子在米國去世,後來兒子吳宸修還堅決回國,現在是渝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而留在國內這支就慘點,因為成分和海外關係問題,乾爹吳靈均年輕時候吃過很多苦,挖過煤渣挑過糞,做潛水員摸死人,沒人願意幹的,就該他幹。

    但是即便人都這樣了,還是一樣好學,實在沒書看,就去法王寺周圍農家收集被拋散的經書,下放勞動時就收集鄉里的典故傳說,諺語山歌,記了好幾十本。

    恢復高考後,連續兩年都考上了大學,但都沒去成,到第三年降低要求,清北不敢想了,簡簡單單考了個川大中文系完事兒。

    這乾爹可是周至的偶像,當年周至抱著《漢書》去跟四表舅請教《五行志》,四表舅搖搖頭,這活整個夾川,只有小老吳能來。

    四表舅這麼叫乾爹是有講究的,老吳表示水平差不多,這麼叫著親切,但是又實在歲數差別太大,於是在前頭加個小字。

    當時的小老吳還不是周至乾爹,周至還管他喊吳伯伯,於是抱著書去文化館,吳靈均一看樂了,我們家喬木指望不了了,竟然不曉得身邊還有個你!

    不過《五行志》對你現在來說實在太難,拍了拍周至的小肚皮,先把天上星宿,地上山川裝裡邊吧。

    然後取出一副星圖,一副地圖開講。

    那一段時間的學習,徹底打開了周至的眼界,吳伯伯肚子裡,全是他在新華書店看不到的東西。

    在吳伯伯的講解裡,天上的星宿是另外一種組合方式,還對應於華夏大地各個地方,地上的那些名字,在吳伯伯的講解下,將自己讀過的史書串聯了起來。

    以前想當然以為所在的一些地方,吳伯伯能夠一一指出自己的謬誤。

    就著中國地形圖,看著那些河流隘口,形勢險要,再學一遍《史記》,跟自己抱著文字枯讀,完全就是天與地的境界差別。

    很多東西,吳靈均信口就能來。

    不光歷史,還有文學。

    這個本來是周至的強項,但是吳靈均講楚漢,會順帶提到周至知道的,漢高祖的《大風歌》。

    然後還會告訴周至不曉得的,這歌啊,漢武帝也做過一首。

    比如講樂府,講到周至曉得的“青青河邊草”,就還會告訴周至,《飲馬長城窟行》,隋煬帝也做過,唐太宗也做過。

    是當是流行的一種邊塞歌行體。

    再比如講宋朝,除了周至知道的歐陽修《朋黨論》,會告訴周至,其實當時前後吧,還有另外兩篇《朋黨論》。

    這些是如今的書裡邊根本就找不到的東西,必須經過自己思索,總結,才能得到,實打實自己的東西。

    這也讓已經可以在語文老師李大山面前裝逼的周至,自慚形穢,覺得自己簡直孤陋寡聞。

    原來井底之蛙,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