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孤橙 作品

第536章:《新射鵰》開機,來自蓉兒的凝視!

    《華國合夥人》票房破億後,導演陳可辛在接受採訪時,明確指出:“除了票房,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另外的標準,更適合衡量一部電影。”

    照此來看,陳可辛的確成功了,《華國合夥人》的火爆票房,表明了他對內地影市的精準拿捏。

    對一位香港導演來說,拍《華國合夥人》這樣的電影風險其實不小,這是一個本土性極強的故事,片中的主要演員悉數來自內地。

    陳可辛幾乎是以一個孤獨外來者的身份,在獨力講述這個故事,但從觀影效果來看,全片毫無“違和”感。

    一來說明內地的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內地觀眾的審美趣味,也越來越“與海外接軌”;

    二來還是說明了陳可辛本人的努力,那麼多香江導演北上,但能拍出《華國合夥人》這類作品的港導,風頭一時無兩。

    不過,在收穫高票房和普通觀眾良好口碑的同時,《華國合夥人》也遭遇了一些知識分子和文化人士的激烈批評——爭議焦點在於影片所傳遞的價值觀。

    批評者普遍認為,《華國合夥人》講述了一個虛偽的勵志故事,用蠱惑人心的“成功學”,粉飾現實、麻醉觀眾。

    這樣的批評不無道理,從主旨上看,可以說《華國合夥人》就是給“成功人士”樹碑立傳的,雖然人物有些缺點,但總體來看都是正面、向上的,在愛情和事業中往往以受害者的面貌示人,唯一的衝突就是關於上市的爭議——這顯然是輕描淡寫的。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片中主人公大展拳腳的1990年代,內地的人文知識分子們,也掀開了一場關於“人文精神”的大討論,對於市場價值、工具理性、拜金主義等問題,都有過深入的探討。

    《華國合夥人》用一個校園詩人燒詩、痛哭、剪去長髮來表徵1980年代的消逝,或多或少暗示著1980年代末大學生們徹底的心路轉變。

    不少人跟三位主人公一樣,從此放棄理想主義,或出國或經商,一生命運也由此改變。

    影片的英文名為p;&ams & &na,所謂“美國夢在中國”,倒是精妙詮釋了影片的另一層含義:

    三位主人公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核心消費需求就是內地大學生的“美國夢”,而三位主人公因侵犯知識產權而與美方對峙,在片中則被巧妙偷換成“質疑華國學生能力”的命題,明顯的違法者卻成了“為國爭光”的英雄,其間又弔詭地蘊含著某種民族主義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