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拉夫 作品

第三百零八章 面試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那只是一種廉價的快餐食品。和千變萬化的中餐完全不同!”

    介紹著沿途的風景,卡特笑著講起笑話,意圖拉近與面試官的關係:

    “我們的快餐食品,講究的是標準化。每一種配料的添加量都要精確到克,是煎、是烤、還是炸?每一道烹飪程序都要嚴格控制油溫以及時間。廚師,不如叫工人更加合適。”

    “但中餐就不同了,你絕對想象不到我試圖讓我媽媽學習做中餐時發生了什麼?她看到大廚寫給她的菜譜上的標註,‘鹽少許、糖少許、油適量’...”

    “她看著菜譜沉默了好久,然後一把將菜譜甩到了我的頭上,並大吼‘給老孃滾出去!沒事做了嗎?居然拿你老孃逗樂子!’”

    “哈哈哈,的確,別說你們美國人看到中餐菜譜頭大了。就是我們中國的廚師學徒,如果沒有師傅親自帶、手把手地教導,只看菜譜他也很難做出一道美味。”

    熟悉的語言,直接將故鄉那親切的畫面拉到柳先生的眼前。充滿感懷地同時,柳先生也沒有忘記自己來此的目的:

    “這或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在藝術作品上,我們就很強調意境,或者說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朦朧感。或許是古代歷史上,師傅為了防止被徒弟輕鬆學去了吃飯的手藝,而故意對關鍵數據做了隱蔽處理;也或許是他們認為自己的作品還不夠完善,不希望用嚴苛地條框限制後來人的創造性...”

    “總之這麼一來啊,導致我們有很多的技藝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裡。當知曉關鍵數據指標的那個老師傅逝去,這些信息如果沒有及時地傳遞給下一代接班人,基本就等於這項成果消失了。這是我們的損失,也是我們某些傳統觀念落後於時代的一個表現。”

    “我認為凡事都有兩面性,中國人的創造性比我們高得多。就拿廚師來說,中餐裡出現大廚的概率要比我們西餐高得多!”

    卡特點點頭,對對方的話很認同。

    如果中國歷史上的發明創造能夠有效地傳承以及大面積應用推廣的話,別的不說,機械工程這一塊絕對不會弱。但真要究其根本,追根朔源,刨根問底地去弄明白這裡面的具體成因,對卡特來說並不合算。